战高温抗酷暑 逸夫科技馆第一期搬迁工作顺利完成

2023年暑假小学期,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以下简称研究院)按照学校上级部门指示和要求,提高学校空间使用效率,加快推进逸夫科技馆利用,对研究院位于冶金楼的资料室及实验室进行了为期两周的搬迁工作。

在研究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搬迁伊始,进行了周密部署,拟定了详细的搬迁计划,成立了以院领导班子、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搬迁工作组,全体师生统一思想、科学安排。首先,将资料室、实验室进行了网格化划分,分派指定相关责任人,保证每项工作都可以实时地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保证了层层落实,加强了搬迁工作的配合力度。同时,在保卫处大力支持下,将逸夫科技馆与校园内相邻的栅栏打通,最大程度地缩短了搬迁路程,便捷了参与搬迁工作的师生及工作人员,加快了整体搬迁工作的进程。

资料室制定了安全、有序、周密的搬迁方案,确保精细到物,精准到人。搬迁前归类编号,写好搬运标签,打包装箱,搬迁中书籍资料的清点、运输、上架,环环相扣。大家顶着炎炎烈日,冒着高温酷暑,攻坚克难,将位于冶金生态楼4万余册书籍及期刊、资料打包近1000个纸箱,无遗漏、无破损、安全顺利搬至逸夫科技馆并上架,圆满完成此次搬迁工作。




实验室在搬迁过程中首先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制定了“一设备一方案”的搬迁计划,每个设备成立了专门的搬迁小组,负责联系设备工程师进校配合、确定设备搬迁所需包装物料及辅助设施、落实设备搬迁后安装调试工作等。确保做到大型设备搬迁过程万无一失,搬迁结束后设备迅速恢复正常使用,确保全院师生后续科研实验的正常开展。

实验室其他小型设备、样品及耗材在搬运过程中,对物品实行分组打包、分类登记、集中搬运、专人接收,确保每件物品都能精准到位,以此避免了后期各组物品交叉混乱,摆放位置不准确导致二次搬运的结果。中小型实验设备为避免磕碰,发动学生们使用手拉车进行“蚂蚁搬家式”搬运。炎热的高温天,研究院师生们额头都淌着豆大的汗珠,但整个搬迁过程中没人叫过一声苦,喊过一次累。




在资料室、实验室搬迁的过程中,研究院同时开展了资产报废及资产调拨的工作,对搬家清理出的到期废旧物品进行了统计,并联系学校资产部门积极推进资产报废工作。同时本着物尽其用的原则,对虽已到报废年限,但使用功能完好的书柜、实验台给其他二级单位公布了设备详细信息,有3家单位提出了接收部分设备的需求,2天内研究院完成了书柜拆卸,送货到接收单位指定位置,并安装到位的工作,同时将实验台完成了单位间的调拨流程和接收工作。

搬迁工作在研究院党委的领导下,在搬迁工作组的带领下,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历经两周顺利结束。搬迁工作结束后,师生们对冶金楼的资料室、实验室进行了最后的清洁,将一尘不染的房间交回了学校资产部门。




此次搬迁工作充分体现了研究院师生不怕苦、不怕累,团结合作、迎难而上的钢铁精神。资料室、实验室搬迁到新址后,相信研究院的整体教学科研工作定会如虎添翼,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为学校的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出我院“双一流”学科特色的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