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史学科简介
科学技术史学科简介
科学技术史这门学科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一百多年前它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问世,尤其是1913年在乔治·萨顿等人的努力下国际性的科学史期刊ISIS创刊,1928年国际科学史学会成立以及国际科学史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全世界对这门学科的建立。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学都有科学技术史或相关学科设置,如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伦敦大学学院,日本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东京工业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柏林工业大学等。还有许多国家设置了科学技术史的专门研究所,如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科学技术史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
自20世纪上半叶哈佛大学等建立科学史系以来,科学技术史研究经历了从以学科史和学科之间关系为重点的内史到以自然科学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为重点的外史的转变过程,呈现出分化与综合统一的发展态势,分支学科和边缘学科不断增加。另一方面,考古资料与历史文献结合的方法得以普遍使用,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科学分析,已经成为许多科学技术史研究的重要途径。总体而言,科学技术史研究已经走向成熟能够进行自我认识的稳步发展阶段。
国际上进行中国科学技术史研究的机构中,以英国李约瑟研究所为例,目前仍然在继续李约瑟等主持的《中国科学技术史》编撰工作,并且吸引世界各国学者前往,进行的研究不再局限在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研究上,近年来扩展到科学文化研究、中外科技交流研究等方面,已经取得了很大成绩,形成了海外中国科学和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在技术史研究方面,以柏林工业大学技术史研究为例,现在既重视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语境,又越来越多地运用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考古学、语言学、哲学和心理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理论和成果,开展技术的社会史、文化史和思想史的研究,对一般文明史研究做出贡献。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科创始于20世纪50年代,是中国最早开展科学技术史研究并建制化的高校之一。1974年,学校成立冶金史编写组,后更名为冶金史研究室、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2004年,学校充分整合校内相关资源,成立了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成为科学技术史学科的依托平台。
本学科于1990年和1996年分别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权,是国内第一个科学技术史(工学)博士点,2007年被批准为国家一级重点学科,2009年被批准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本学科拥有一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柯俊教授领衔、6名教授和2名副教授组成的老中青搭配合理的学术梯队,同时还聘请了包括英国李约瑟研究所前所长何丙郁教授、剑桥大学伦福儒爵士、牛津大学罗森教授等在内的十多位兼职教授,培养出的数十名博士、硕士,大部分在高等学校、科研院所、文博机构、传媒机构和政府机关工作,成为业务骨干。
本学科现在设有冶金与材料史、传统工艺、中外科技交流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技术与社会、近现代技术史与工业遗产等研究方向,具有典型的交叉学科特点,现已经成为了世界冶金与材料史研究的重要基地,目前承担着包括国家“指南针”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课题等多项科研课题,经费总额已逾500万元。近五年来,本学科的教学与科研成果突出,取得了多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奖励,在国内公开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专著10多部。
本学科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名列前茅,在《2002中国大学排行》(《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2年第5期)中名列全国第一;在全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2003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国研究生》2004年第1期)中名列全国第二;在武汉大学中国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发布的《中国研究生教育评价报告2005》中名列全国高校第二;在2007年由教育部公布的国家重点学科名单中,北京科技大学的科学技术史学科名列其中;在2009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一级学科排名中名列第一。
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简介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岁月中,中华民族创造并留下了丰富多彩的珍贵文物。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和战略资源,蕴含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体现着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保护好、利用好、传承好文物,发展好文物博物馆事业,是全社会的共同义务。
随着国家和全社会对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日益重视和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对文物博物馆专业人才的需求会越来越大。2014年,北京科技大学依托科学技术史(科技考古、文物保护方向)、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优势学科,整合校内资源,与中央及地方考古、文博单位深入合作,获批增列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
结合北京科技大学的学科优势,文物与博物馆专业将主要围绕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等研究方向,培养文理交叉的跨学科复合型专业人才,注重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与此同时,重视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有机结合,重视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加强与国外高校、研究机构和博物馆的交流,以使学生了解本行业的先进技术思想与方法,把握学科专业的发展方向。毕业生将具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从事文物保护与修复、考古现场保护、保护科学研究、科技考古、文博信息化等方面工作的能力。
本专业拥有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高质素的专业师资队伍,其中绝大部分拥有博士学位,可以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提供充足的专业人力资源。专业下设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两个专业方向都有研究特色鲜明的学术带头人和学科骨干,专职教师的研究范围涵盖了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涉及的主要领域,他们的学术专长及研究成果,不仅可以保证专业硕士的人才培养质量,和可以为解决实务单位的技术问题提供积极帮助。本专业各个研究方向均聘请到了既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素养的一批实务导师,他们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优化知识结构,提高综合业务素质。本专业与国际、国内同类学科有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开展了实质上的合作研究,有利于学生把握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和发展方向,也为选派更多优秀的学生出国进修、深造创造了条件。
在学科层面上,本专业依托学校的优势学科,已形成了“文理结合”、注重实证的专业特色;在行业特色上,拟下设的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两个专业方向,贴近考古文博单位的实际需求,培养具备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对文物的科学认知和保护的专门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