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1994:“冶金史研究室”时期
1. 机构更名与工作人员
1982年,随着科研工作的深入开展,“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组”正式更名为“北京钢铁学院冶金史研究室”,隶属于北京钢铁学院科研处。
这一时期冶金史研究室正式工作人员有:柯俊、丘亮辉、韩汝玢、吴坤仪、孙淑云、高武勋、张长生、姚建芳、刘建华、于长青、李秀辉、梅建军、苗长兴。
汇聚在冶金史组团队下的其他工作人员主要有:王克智、朱元凯、马肇曾、忙子丹、李前懋、谢逸凡、洪彦若、吴荫顺、徐录同、钟伟珍、邹乐平、文道俊等同志。这些同志对研究室和本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时期,开始聘请国内外知名学者作为研究室的校外兼职教授。其中,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的前所长何丙郁先生为第一位兼职教授。
2. 科研及考察活动
冶金史研究室工作人员继续紧密与国内考古学界和博物馆界合作,发扬早期注重调查的传统,开展了一系列的调查研究活动,并在艰苦的条件下,开展了古代文物的复原和复制工作。
1983年,孙淑云考察当阳玉泉寺铁塔硫印
1983年,南越王墓出土金属器调查,孙淑云、丘亮辉等与广东省、市博物馆考古人员麦英豪等
1984年,孙淑云、吴坤仪考察镇江博物馆并与工作人员合影
1984年,孙淑云在云南大理北衙古铅矿冶考察与当地技术人员合影
1984年,韩汝玢在磁山文化发掘工地留影 柯俊在河北武安磁县考古工地
1987年,澳大利亚拍摄《沿岸人》,全体人员合影
1987年,李秀辉、寇凤和、刘建华做叠铸试验
1987年,张辛、丁仲苍、吴坤仪、李秀辉、梅建军在新疆库尔勒火车站
1988年,吴坤仪与李秀辉在南京紫金山天文台合影
1989年考察牛河梁 左起:孙淑云、郭大顺、柯俊、闻广、韩汝玢、孙守道
1989年,柯俊、韩汝玢、孙淑云在牛河梁考察与考古专家合影
1990年,孙淑云、吴坤仪在山西晋卿墓考古工地与陶正刚所长(右一)、金莲姬(左一)合影
1993年,柯俊考察西平冶铁炉
1993年,梅建军、廉海萍、韩汝玢、吴坤仪、李延祥等在河南南阳医圣祠
1993年,柯俊、李延祥等人考察南陵古铜矿
1994年,李延祥、苗长兴、周忠福与台湾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张世贤研究员合影
1994年,李延祥与德国邦克教授合影 1994年,李延祥与挪威爱司普兰教授合影
除科研考察和实验室研究之外,研究室工作人员在这一时期还开展了大量的文物复原工作,复制的器物有铜钟、铜鼓和铜镜等。其中,1982年,与我校铸造教研室合作,指导大学生仿制明代铜钟。1983年,翻制铜犁模。1984-1985年,与石景山橡胶厂合作,仿制广西麻江型铜鼓。1988年,受中国历史博物馆委托,与我校铸造教研室合作,复制马踏飞燕、四羊方尊等重要文物。
仿制品与复制品 仿广西麻江型铜鼓和仿明代铜钟 马踏飞燕
3. 国际学术交流
研究室在成立之初,在柯俊先生的带领下,十分注重国际学术交流。这一时期,研究室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日本金属博物馆、日本金属学会、韩国金属学会、中国金属学会、河南省科委、三门峡市政府等合作组织了五次国际冶金史大会(BUMA),1994年,第三届BUMA会议在三门峡召开,研究室参与了这次会议的筹备工作。在国际冶金与材料史界享有较高声誉。
1986年,第二届BUMA会议在河南郑州召开,全体参会人员合影
研究所参会人员在BUMA-III上的合影
除参与组织和推动BUMA系列国际学术会议,研究室在这一时期还积极选派科研人员到国外访学进修,先后派韩汝玢、孙淑云前往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访学进修。同时参加其他相关的国际学术会议。
1987年,孙淑云在卧龙岗大学合作研究 1988年,孙淑云在澳大利亚与Tylecote教授、华觉明研究员合影
1988年,孙淑云在中国和东南亚古代青铜文化国际会议上做学术演讲
1991年,韩汝玢赴美访问C.Smith 教授
1992年,孙淑云赴美参加UCLA举办的第28届冶金考古国际会议,与国际学者在会上留影
1994年,梅建军与剑桥李约瑟研究所创始人李约瑟先生在办公室
积极邀请国外学术同行来我研究室访问,进一步加强学术交流。
1985年, 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Dunne博士来访 1987年,日本友人关清先生来访
1989年,土耳其冶金史学者Alessandra来访
1989年,台北刘广定教授来访 何丙郁接受我校名誉教授聘请 日本东京大学名誉教授井垣谦三来访
1989年,美国冶金史学者Emma.banker来访 1990年,法国C.R.P.G.教授A.Ploquin来访
1994年,英国牛津大学Gilmur博士来访
4. 国内学术交流
这一时期,研究室科研人员亦与国内学术同行保持着密切的学术合作与交流,积极参加相关的国内学术会议。
1989年,韩汝玢在河南舞阳的金属史年会上
1983年,孙淑云、吴坤仪在云南昆明参加全国第二届铜鼓会议
1985年, 吴坤仪、孙淑云参加绍兴金属史会与郑州博物管陈立信合影
1984年,丘亮辉、吴坤仪、孙淑云在安徽屯溪科技史会议后参加考察
1985年,铜鼓复制鉴定会参会人员合影
1988年,吴坤仪、孙淑云在中国南方及东南亚青铜文化铜鼓会上与国外学者合影
1988年,柯俊、吴坤仪、孙淑云在山西晋文化学术研讨会上与苏秉琦先生合影
1992年,梅建军、孙淑云参加杭州科技史会议并与周卫荣等合影
1992年,女考古学家郭素新研究员来访
5. 人才培养
研究室在这一时期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培养并毕业的硕士研究生共6名,分别是梅建军(1987)、李延祥(1988)、王可(1988)、许征尼(1989)、王凯民(1989)、苗长兴(1991);同时合作培养韩国留学生金莲姬。1990年,研究室正式获得科学技术史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1992年,研究室举办了第二届文物科学鉴定与保护培训班。
1987年,梅建军进行硕士毕业答辩 王可进行硕士毕业答辩
1988-1991年,韩汝玢、孙淑云与化学系马肇、高武勋曾合作指导研究生金莲姬
第二届文物科学鉴定与保护培训班合影
6. 科研成果及获奖
这一时期,冶金史研究室取得了很多重要的科研成果,出版《中国冶金史论文集》1-2辑(1986、1994)。由柯俊院士领衔的《中国古代钢铁技术发展的历程》项目获得“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以及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987年、1989年,研究室两次获得北京科技大学的科研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此外,1982年4月,恰逢北京钢铁学院建校30周年,冶金史研究室在庆祝建校三十周年的《北京钢铁学院科学研究论文选集》上还发表题为“我国古代钢铁冶金技术的重大成就”的专题论文。
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1988年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