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物质多样性)”成功举办

2022年11月19日,“第三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行,来自葡萄牙、古巴、韩国、德国、罗马尼亚、印度、英国、中国等多个国家的70余名与会者相聚云端。“东西方工作坊”系列活动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ICHHST USTB)与英国工业考古学协会及其青年成员理事会(AIA-YMB)联合举办。在第三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中,来自中国、罗马尼亚等国的不同研究背景的工业考古界的年轻学者畅所欲言、探讨交流。本届工作坊更加重视女性学者在工业考古方面的工作,以此平衡以往会议的发言者主要为男性的现象。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英国工业考古学协会及其青年成员理事会国际专员、本次东西方工作坊组织者胡安·曼努埃尔·卡诺·桑奇斯(Juan M. Cano Sanchiz)对与会者表示热烈欢迎。本次会议共有四位发言人,遗憾的是两位发言人因故临时无法参会,他们表示后续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自己的发言录制成视频以供感兴趣的学者了解。与会的两位发言人均是年轻的女性,分别是考古学家和地理学家,她们发言的内容不仅关注考古学的问题,同时也以更广泛的方式讨论不同的内容,交流来自西方、东方以及其他地区的经验,因此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也呈现出多样化。总之,我们感兴趣的是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如何以不同的方式对待工业历史的物质性问题。我们始终致力于尽可能多地拥抱差异,这样才有可能共同建立一个更加多样化、更加全球化的工业考古学。

图片

图1 Juan Cano副教授致辞

第一位演讲者是来自北京科技大学的王冬冬。她基于近年来的经验,分享了中国博物馆中对于矿业遗产的阐释,并以中国古代铜矿遗产和近现代煤矿遗产为例。首先,她反思工业遗产的外延是什么?由于中国古代手工业和工程遗产丰富,是否可以作为整体纳入工业遗产?其次,她整体介绍了中国工业遗产情况,由于矿业和冶金遗产占比较大,古代工业遗产也占有一定比例,因此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两类案例分别介绍其在博物馆的展示情况。古代铜矿业和冶金遗产的研究以长江中下游的铜绿山、铜岭和铜陵三处遗址为例,系统介绍了相关的博物馆及其展示情况,总体情况为展览内容重有形、轻无形,通常缺乏工人、社区和社会的内容;展览重点强调技术部分,忽略了相关的聚落和景观;展览手法多采用静态呈现,动态呈现仍不足;展陈效果上,历史感营造充分,体现出一定技术价值,但是艺术及其他方面缺乏相关呈现。近现代煤矿遗产以中国煤炭博物馆以及位于国家矿山公园中的10余处煤炭博物馆为核心,整体介绍了展示情况,总体情况为展览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知识传播,向观众传递煤炭的历史、生产流程等,通常忽视除历史和技术价值以外的遗产价值的呈现,也缺乏对工业文化的阐释,互动活动相对仍较少,而且女性工人的形象较少出现。最后她建议改进现有展陈方式的策略,需要以人为核心,探讨工业对人类、生活、行为和精神的影响,分析工业与环境、社会的关系,最后希望可以看到丰富多样的工业博物馆阐释。

图片

图2 王冬冬副教授演讲

第二位演讲人是来自罗马尼亚的Florentina -Cristina MERCIU,她所探讨的是原始工业遗产探索的多样性,以罗马尼亚鲁德里亚地区的水磨为例。由于水磨在罗马尼亚社会中拥有独特地位和意义,当地学者对其研究兴趣浓厚,非常关注水磨保护与再利用的工作。她首先阐述作为原始工业遗产的水磨的演变历程,分析位于鲁德里亚谷地的水磨资源的现状。研究采用了多种方法,以鲁德里亚穆林学综合体为例,介绍其位置、所处环境和保护相关工作的现状,并通过多个案例阐述了罗马尼亚水磨蕴含着的丰富历史价值、建筑价值、技术价值。通过对这些水磨的调查和研究可知,部分水磨仍可使用;建造水磨者被称为“磨坊的矿工”,他们拥有权力且均参与出资建设水磨;水磨的名称表明了其来源,有的体现建造它们的家族,也有体现水磨所占据的地方或所处地理位置。最后,她提出了水磨在社会、经济、文化方面再利用的建议。鲁德里亚地区的水磨是当地的文化地标,以露天博物馆的形式保存的做法仍可延续,将水磨用于其他用途也会是有益的尝试,鲁德里亚地区未来发展应关注到作为文物资源的水磨。

图片

图3 Dr. Florentina-Cristina Merciu演讲

演讲结束后,与会学者也提出了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为何汇报中展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展陈内容和形式如此相似?中国从历史时期延续至近现代的工业遗产的情况如何?水磨中水平车轮的效率是否低于垂直车轮?鲁德里亚地区的隧道磨坊中有一台带有弯曲叶片的铁涡轮机,是否有可能知道它的详细来源,尤为关键的是当地生产还是进口所得?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图片

图4 参会学者交流提问

本届工作坊所分享的个人经验对于不同国家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生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启发。最后,来自各国的学者们对本次工作坊的成功举办表示由衷的祝贺,并期待下一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可以带来更多的不一样的案例分享和思想交流。

图片

图5 参会者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