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会议纪要
时间: 2025-07-1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
2023年5月27日,“第四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在线上成功举行,该系列研讨会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和工业考古协会(AIA)及其青年成员理事会联合举办,旨在交流东西方和其他地区的思想和经验。第四届工作坊邀请了来自澳大利亚、中国和英国的演讲者,并使诸多不同国家地区的与会者再度相聚云端。本次工业考古工作坊旨在探讨技术的考古学。 首先,Juan M. Cano Sanchiz副教授代表主办方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表示第四届研讨会旨在通过多样化的案例、方式、方法和地理等,重新审视工业考古最初技术中心的方法。其中地理环境的多样性也使我们第一次对太空进行了考古学考察。Juan副教授还介绍道,本次会议将使大家了解考古学能告诉我们的关于太空探索技术及其文化、社会和环境方面的信息;了解中国的明矾工业、技术史和工业考古学如何相互反馈;以及在修复历史机械和工程项目时需要考虑的实践、技术和道德等方面的问题。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澳大利亚弗林德斯大学的Alice Gorman副教授。她今天演讲的题目是《超越火箭:太空技术的考古学研究》。Gorman副教授的演讲发人深省,不同于人们以往想象的局限于航天器这一范畴,她呼吁大家关注在地球、轨道和其他天体上发现的太空物质的多样性。她将太空垃圾重新定义为物质文化,提出了广泛的研究问题,并通过四个简短的案例研究进行探讨:业余航天器、国际空间站、月球表面、本土空间。Gorman副教授揭示了历史考古学如何为空间探索的霸权叙事建立另一种说法,并将经常被忽视的内容,如业余的巧思和本土的社区,重新纳入历史篇章和角色。
图1. Alice Gorman副教授演讲
第二位发言人是来自中国科协创新战略研究院的冯淑静博士。她演讲的《技术考古视角中的温州矾矿研究》,全面介绍了她博士期间对于中国浙江温州矾矿的研究,该研究将工业考古学和技术史相结合。她首先基于实地考察和卫星图像介绍了温州矾矿的工业景观,并解释了其采矿和冶炼地点的分布。之后,她结合材料和文献记录,解释了在该矿区生产的历程,以及该地区使用的技术是如何演变以满足生产需求和环境的变化。冯书静博士总结到,工业考古和技术史是相互依存的,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详细的实物证据和数据,而后者则有助于解释工业物质遗存的技术特征和内涵,并揭示其背后的工业文化和社会。
图2. 冯书静博士演讲
最后,Dorothea(多萝西娅)修复工程有限公司的Geoffrey Wallis工程师发表了《实践工程保护的发展——多萝西娅修复的工作》的演讲。他介绍了多萝西娅修复有限公司的作品及其所展示出的关于技术和其他金属制品的保护与修复的理论和方法,堪称大师级讲座。Wallis工程师以他共同创立并指导了约30年的多萝西娅修复工程有限公司及其几个项目为例,讨论了保护伦理(最小的干扰和证据损失,尽可能多地保留现有材料等等),并介绍了一些过去和现在使用的传统和现代修复材料。之后,他用大量不同的案例展示了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案例从建筑和机器到金属艺术品。他也解释了修复中的一些挑战,并提供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关键办法。最后,他基于长期的经验,向大家展示了保护和修复实践是如何随着技术的发展和新工具的出现(无人机、3D扫描和打印、VR等)而发生变化的。
图3. Geoffrey Wallis工程师演讲
演讲结束后的讨论内容包括:外太空探索的考古学如何挑战一些传统的考古学概念,如空间背景和场地、文物的划分;明矾工业的炉型类型及其演变;保护伦理和实际需求之间寻求平衡的困难,特别是当修复的建筑或机器仍将继续运行时。总而言之,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再次成功提供了一个国际讨论的平台,以开展交流思想、促进工业考古学的理解和实践的多样性。最后,Juan Cano副教授再次向演讲者、与会者和组织机构致以谢意,并宣布第五届研讨会将于2023年11月举行,重点讨论工业建筑。敬请关注!
图4. Juan Cano副教授致谢幕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