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工业建筑)成功举办

第五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于2023年11月25日在线上成功举办,此次活动聚集了来自非洲、美洲、亚洲和欧洲的70多名参与者,巩固了其作为工业考古和遗产领域最受欢迎的线上国际研讨会之一的地位。“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ICHHST/USTB,China)与英国工业考古学会(AIA)及其青年成员理事会联合举办。第五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探讨了工业社会的建筑,以及后工业社会如何对其进行改造和再利用。本期工作坊围绕来自西班牙、中国、英国和希腊的案例,探讨了在研究、保护、激活和传播历史性工业建筑方面的当前问题、趋势、理论和方法框架,以及创造性方法。

首先,Juan M. Cano Sanchiz副教授代表主办机构(ICHHST和AIA)对与会者表示欢迎。他表示,此系列工作坊侧重于工业过去的物质性,突出考古学,并能够与其他学科进行灵活对话。从这个意义上讲,自2021年开始举办以来,这是首次演讲者中没有考古学家,相反,第五届工业考古工作坊依靠的是建筑师、技术史学家和制片人。他还说道,整个系列工作坊所追求的多样性并不受地域、学科或时代的局限,同时也涵盖了不同的概况与背景,本届研讨会通过让代表社会不同部门的发言人(专业人士、学者和志愿者)发表意见,增加了会议的多样性。

第一位发言人是来自西班牙的Carolina Castañeda博士(TICCIH-International和TICCIH-Spain),她演讲的是《西班牙烟草业在城市景观中的印记:工业记忆的持久与缺失》。演讲中,她深入研究了西班牙烟草业在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和空间景观,并仔细分析了这些生产中心与周围建筑环境的多重关系。解释了西班牙烟草厂在其更广泛的历史和城市背景下的不同类型,以及这些建筑的纪念意义是如何因象征性因素而优于其功能性意义。之后从性别的角度对烟草工人进行了特别的关注,她表示,雪茄制造商大多是女性,这样形成了一个具有强烈认同感的社会群体。她认为,后工业社会不能将过去的烟草工业建筑作为空的容器被重新利用,其中所包含的记忆和社会价值必须与其建筑特征一起被保留。

图片

图1.Carolina Castañeda博士演讲

第二位发言人是北京建筑大学的孟璠磊副教授,他做了题为《近代北京工业建设史及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的演讲。首先他回顾了19世纪中期至1949年的北京工业建筑史,从东西方交流互动的角度介绍了中国早期的工业化。接着分析了清政府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和民国时期北京的工业发展状况,以及工业化在现代与传统建筑格局的交融、外来与本土建筑技术的结合、新式建筑材料的运用等方面体现的对当地工业建筑形式、风格的影响。最后对工业建筑遗产的多重价值进行了反思,并从社会、经济和文化层面对北京近代工业发展及其相关遗产进行了总结。

图片

图2.孟凡磊副教授演讲

最后一位发言人是英国剑桥技术博物馆的Gordon Davies博士,他为大家带来了一部名为《双城工业故事:围绕英国剑桥技术博物馆和希腊雅典科技城拍摄的工业建筑》的沉浸式纪录片。他发扬了在工业考古学和工业遗产研究中很少被探索的观点,并通过创造性和感性的方式对过去的工业建筑进行了叙述。通过呈现引人入胜、发人深省的纪录片,比较了剑桥和雅典一些工业建筑的现状和相似之处,提出了诸如工业建筑的真正含义,为什么工业建筑和古代建筑在遗产制作中被如此不同对待的问题。演讲的最后就如何在工业考古学中制作沉浸式纪录片提出了一些实用的指导。

图片

图3.Gordon Davies博士演讲

演讲结束后,与会者进行了充分讨论,内容包括:西班牙烟草业使用的劳动力和能源种类;中外建筑材料、技术和传统在中国近代工业建筑中的结合;如何为工业博物馆的长期维护和运营筹集资金;以及如何让公众参与到工业遗产中来,尤其是当这些遗产被希腊的帕台农神庙或秘鲁的马丘比丘等世界遗产所掩盖时。总之,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再次为国际交流和展现全球不同的案例和方法提供了一个平台。最后,Juan M. Cano Sanchiz副教授再次向演讲者、与会者和组织机构致以谢意,2024年5月第六届东西方工业考古工作坊将带来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

图片

图4. Juan M. Cano Sanchiz副教授致谢幕辞

注明: 本活动系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2023年课题(课题编号23RWJL017)成果之一,受北京科技大学矿业与钢铁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