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次会议】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2022年度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221127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年度学术论坛在线上成功举行,会议主题为中国近现代医学、技术与性别。此次学术论坛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数十位学者和研究人员,以线上的形式参与了本次学术论坛的汇报及讨论。

图片 1.png

开幕式云端会议合影

学术论坛开幕式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章梅芳教授主持。

图片 2.png

章梅芳教授主持开幕式

首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致欢迎辞。他表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自成立以来,组织了大量学术交流活动,大大推进了国内相关研究的发展,专委会的影响力不断增强;论坛承办方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科技史学科在学界同仁的支持下,近年来得到长足发展,其中科技与文化研究所在科技的文化史尤其是性别研究取得了诸多成果,是我校科技史学科的一个重要科研方向。他对各大高校的教师和同学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并期望下次可以线下相聚,充分交流。

图片 3.png

潜伟教授致辞

随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发表讲话。他首先对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积极主办年度学术论坛,表达了高度肯定,认为从性别视角研究科技史,对科技史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他提到,如果从性别视角考察我国古代科技、医学、哲学及诗词里的各种隐喻,将发现相较于传统的研究视角,将会有更多的启发;性别研究在国际学界具有重要地位,但国内对性别与科技研究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他很高兴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能举办中国近现代医学、技术与性别主题的学术论坛,并祝愿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图片 4.png

孙小淳教授讲话

最后,性别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刘兵教授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学会领导、学界同仁和各位同学的参会表示感谢,随后指出此次年度学术论坛是性别与科学研究专委会成立以来首次独立举办的学术年会,非常有象征意义。本次会议以医学相关话题为主,但是性别对科技史的意义不止体现在医学方面,应该是全方位的,以后还可以继续拓展视野。同时,性别研究对男性和女性同等重要,不只涉及女性,只是由于学科的发展,在前期阶段更多被关注的是女性。要改变认为性别研究就是女性研究的观点,需要相关学术研究的推进。专委会的年度学术论坛持续开展下去,对科技史发展非常有意义。感谢各位老师、同学和学界同仁的支持!

图片 5.png

刘兵教授讲话

学术论坛分上、下午会场,由五组共10场学术报告组成,上午会场由章梅芳教授主持,下午会场由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学院蒋育红副教授主持。

第一组两篇报告关注晚清民国时期因技术发展而催生的新兴女性职业问题,清华大学刘兵教授负责点评。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硕士生姜心玉报告的题目为《民国时期大众报刊中的女打字员形象阐释》。报告首先介绍了西文打字机的传入、中文打字机的发明和女打字员群体的产生,随后将大众报刊上出现的女打字员形象话语概括为正反两面,并对出现这种冲突性形象的原因进行阐释,认为其表明了传统与现代的张力。刘兵教授希望此项研究在打字领域中女性占主导的原因、中西打字机之于女性的差异、排字工与打字员的分工等方面深入研究,并且需要考虑性别因素反过来对技术可能产生的影响。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硕士生曹梦洁报告的题目为《民国时期女接线生的身体规训与身份建构》。报告以民国时期从事操作电话交换机的女接线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接线生的职业工作对她们的身体规训及社会大众对其社会角色的构建,关注了女接线生在此规训和建构过程中展现出的主动性,展现民国时期技术、性别、权力的多重互动关系。刘兵教授希望此研究注意史料使用一致性的问题,并借鉴声音研究的相关论文和著作,在声音规训与建构方面深入研究。

第二组报告关心孕产过程中涉及的产检和助产士对科学母职的塑造问题,由上海交通大学刘士永教授点评。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讲师王瑶华报告的题目是《孕产医学化视野下的民国时期产检研究》。报告指出,当孕产的身体被现代医学话语构建为异常的身体时,便走向了医学化;产检对孕产医学化的监管主要体现在由产检内容所呈现出的监测对象的变化,以及时间、空间、监管者身份的转变;这种过程增强了医生对于孕产过程的控制,增加了医病关系的紧张。刘士永教授希望此研究能够对欧美、日本的产科学发展及助产传统转变的历史有所关注,并考虑优生学、民主卫生学对于孕产医学化的影响。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博士生胡云天报告的题目是《民国时期助产士对科学母职的塑造》。报告指出助产事业的发展使得专业助产士成为了西方医学知识与妇婴卫生知识的掌握者,助产士通过家庭访视、妇婴卫生展览和母职训练活动,塑造了掌握分娩知识、家政知识和育儿知识的科学母职,认为助产事业与女性发展的矛盾反映出女性实际地位仍旧处于贬低状态。刘士永教授对此项研究在案例研究方面提供了很多思路、史料线索和研究建议,希望能考虑母职科学化的过程中,产妇所经历的对自身母职能力的自信心及话语权的丧失问题。

第三组报告关注自然分娩和产后母亲哺乳问题,由南方科技大学田松教授点评。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生杨曦报告的题目是《母乳与牛乳之争:科学话语的建构》。报告梳理并回顾了民国时期报刊上关于牛乳和母乳的争论,展示了争论双方的主要观点和使用的化学、卫生学、生物学等科学话语,揭示了争论中科学话语的流行性和工具性,及其与性别话语的相互交织。田松教授建议该研究注意历史的细节和与境,包括牛奶东来的起始和具体脉络、科学话语在多大程度渗透到谁的日常生活等问题。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吴苗报告的题目是《复归女性关怀的产科实践:迪克-瑞德自然分娩理念的提出、争论与影响》。报告追溯了迪克-瑞德自然分娩理念的提出、传播和影响,厘清了医学界、社会大众和女性主义者关于自然分娩的不同立场和观点,以自然分娩为对象,透视其中涉及的医学权力、女性意识与社会建构。田松教授对此报告中提到的自然分娩及相关话题中涉及的科学主义倾向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第四组报告将视角集中于产后,关注产后抑郁与坐月子的议题,由北京大学甄橙教授点评。

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崔军锋的报告题目是《旧学新识与知识转型:近代以来有关产后抑郁的认知进步》。报告从产后情志异常成为单独病证的过程、传统医者对产后情志病因认识的演变两个部分介绍了中医对于产后抑郁的相关认识,回顾了西方对抑郁症及产后抑郁的认识历史,并在西学东渐的大背景下考察了西医有关产后抑郁的知识进入中国本土的历史;从医学理论和观念两个方面探讨了识中的变与不变;最后谈及了产后抑郁症的现代化问题。甄橙教授就该研究的选题范围、内容及研究方式等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

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助理研究员刘瑶瑶的报告题目是《文化限定综合症:地方知识语境下的坐月子身体实践》。报告介绍了地方性知识的研究角度,展示了捂月子的民族志分析,认为经验、习俗性知识是一种不在场的秩序,它弱化了对捂月子疾病风险的感知,使得现代科学知识水泼不进,并指出应该对地方性知识的运用带入更多的整体性反思。甄橙教授建议刘瑶瑶对文化限定综合症的概念做进一步厘清,并注意健康认知的复杂性和医学在身体问题的有限性等。

第五组报告关注护理发展与护理教育,由山东中医药大学张树剑教授点评。

北京协和医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院副教授蒋育红的报告题目是《女性与中国现代医学发展——以护理发展为例》。报告梳理了我国历史上护理演变过程,分析了护理角色从外国男性到中国女性主导的转变,并从护理高等教育、公共卫生实践和战争时期特殊事件三个方面探讨了护理职业的女性化,分析这一过程中的施动者及其作用,展示了女性领导力的发挥和对中国现代医学发展所作的贡献。张树剑教授建议报告可以挖掘更多丰富的个案,同时分析护理女性化的大众认知以及医学现代性的问题。

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硕士生吴子婧的报告题目是《女性的职业希望:中华护士会推动民国护理教育事业研究》。报告首先分析了中华护士会主持全国护理教育的原因、规范护理教育的举措、成为政府的咨询机构的学会职责转变,展示了中国护理教育从零到一,从无序到规范,再到正式被纳入国家教育部学科网络的历史过程;探讨了中华护士会所办护理教育在扩大女性从业范围、提高女性公民意识、促进卫生习惯养成、激发女性平权四个方面的社会影响。张树剑教授建议吴子婧同学增强对女性主义理论与中华护士会案例的结合分析,或者只从医学社团机构的角度去做分析。

图片 6.png

评议专家截图

图片 7.png

部分报告人截图

学术论坛的最后,由章梅芳教授作会议总结。章梅芳教授首先对本次学术论坛的主办方、点评专家、报告人和线上参会的老师和同学表示感谢,并简要回顾了10场报告及评议的主要内容。她指出本次论坛的五组报告对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和妇女史的研究均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继续把国内的性别与科技、医学研究向前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