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会议】性别·科学·技术·医疗:跨学科对话与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性别与科学研究分会场之新视点
时间: 2023-08-0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
性别·科学·技术·医疗:跨学科对话与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性别与科学研究分会场之新视点
来源:科学的历程 作者 蔡双喜(中国妇女网记者) 责编 许嘉芩 刘愈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20年学术年会暨学会成立40周年庆祝活动在北京举行。400余位学者分别在大会和20个分会场作报告。这是迄今为止国内科学技术史领域规模最大的学术盛会,其中性别与科学研究分会场的讨论格外热烈,与会者围绕性别与科学、性别与技术、性别与医疗、女性身体研究等议题,展开了深入的跨学科交流与研讨。
1性别与科学
女性主义是科技史研究中有价值的视角。与会者首先围绕女性主义近现代科技史研究的实践与反思、科学领域中的认知不公正、学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的性别差异等议题展开研讨。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章梅芳教授回顾了其近年来进行的中国近现代科技社会史研究——媒体话语中的科技与性别、高等家政教育中的科技与性别、产科医疗中的性别与科技、“铁姑娘”现象中的性别与科技,对这些研究的主题、内容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与反思,并对未来要做的近代女科学家、女工程师和女医师群体等专题研究做了展望。
米兰达·弗里克提出的“认知不公正”概念,包括证言不公正和阐释不公正。首都师范大学副教授谭笑认为,女科研人员同时面临证言不公正与阐释不公正。女科研人员的研究成果普遍被低估,她们缺乏集体性的阐释资源来表达自己的困境。谭笑通过案例论述了这一领域中认知不公正的特殊性,讨论了认知不公正与传统的社会不公正之间的关系。
海蒂·拉玛是20世纪40年代的好莱坞影星,但鲜为人知的是,她发明了跳频扩频无线电通信技术,并于1942年获得专利。这项技术后成为今天在CDMA、WLAN、WiFi和蓝牙中广泛采用的通信技术。重庆第二师范学院王颖提出,海蒂的影星身份在某种意义上影响了这项专利技术的及时应用,海蒂的遭遇折射了女性在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艰难地位。
基于社会性别理论,北京科技大学副教授宋琳对中国电子显微学的学科创建与发展进行分析,提出步入中国电子显微学领域科学人员身份的性别差异、学科内部的性别分工,以及“大科学”发展模式下“小科学”的式微是造成中国电子显微学领域性别分化的重要原因。
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秦佩恒所在课题组的研究证实,女科研人员在学术成果商业化活动过程中处于劣势地位,包括专利申请、专利许可与转让等。她提出造成学术成果商业化过程中性别分层的影响因素可以归为:个体因素、组织结构因素、社会结构性因素和其他因素,如交叉学科的大量出现等,她建议未来还应关注这些多因素之间的交叉影响。
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董美珍强调了女性主义认识论的三重优势:作为一种社会认识论,强调认知的责任心;作为一种立场论,强调边缘人群的认知优势;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强调自反性、拒绝想当然。她认为女性主义认识论的目标是使科学变得不一样,而非创造一种不一样的科学。
2性别与技术
在性别与技术单元,与会学者分别聚焦机器缝纫,以及花瑶挑花等民间手工艺等技术与女性的关系。
以花瑶挑花为例,湖南大学副教授张朵朵探讨了能力方法视角下的数字技术与女性手工艺,认为“数字鸿沟”在实践过程中,对地方手工艺非遗和传承人带来了新的挑战,有时甚至加剧了社会不平等。
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滕晓铂以中国传统拼布刺绣作品中两类由集体合作完成的作品——百花帐和万民伞为切入点,讨论中国古代社会中手工艺技术与性别角色和社会结构的关系。
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袁园以从拼布的历史发展、工艺技巧与艺术特色等方面分析俄罗斯女性审美的成因,系统梳理拼布艺术所蕴含的民间工艺智慧与女性审美的内在关系。
以新中国最早的“铁姑娘”队——克拉玛依“三八”女子钻井队为例, 北京科技大学娜迪热·伊力哈木从技术实践的“具体细节”讨论性别,关注“铁姑娘”参与技术活动时的矛盾心理,从而分析“铁姑娘”运动背后技术与性别的复杂关系。
北京科技大学李京玲分析了缝纫机与晚清民国女性身份建构的关系,认为缝纫机与机器缝纫在这一时期逐渐普及,折射出晚清民国时期女性职业发展和社会地位变迁的一般样貌,以及技术物本身的多元文化内涵及其流变性,反映出技术物与性别之间的复杂互动。
从性别工程的视角来看,儿童陪伴机器人的驯化实验中,AI技术的情感驯化成为男科学家“自我的技术”,而女性则被“再传统化”。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朱琳提交论文,希望以这一个案为例,开启更多对“性别化创新”过程和逻辑的思考,呈现更多技术发展中的性别权力关系。
奶食制作是传统蒙古族非常普遍的一项烹饪技术。内蒙古师范大学图力古日在论文中提出,讨论奶食制作技术与蒙古女性之间的关系,不仅展示了奶食制作技术的丰富社会文化内涵,而且也展示了传统蒙古女性特殊的性别文化以及她们对游牧文明的重要贡献。
3女性身体研究
当下,“身体”在中外学界已是一个重大的思想主题,女性身体史深受史学研究者关注。女性身体的物化、减肥观念及其问题、女性身体的科学建构等成为该分会场的热点。
在帝国博物学视野下,女性身体的物化主要体现在:欧洲中心主义博物学知识体系,以及帝国主义扩张的话语体系中,充斥着关于女性身体的性别隐喻;异国土著女性成为欧洲博物学家热衷的研究对象,如同动植物一样被采集、研究和展示;博物学家以科学的名义将女性身体本质化,女性的性、生育和母职被物化,作为帝国的财富。四川大学姜虹认为,对女性身体的物化过程体现了帝国主义的父权制属性,并将种族差异等级化和自然化。
减肥,作为广泛流行的文化现象,是当下人们尤其女性普遍关心的问题。北京科技大学讲师岳丽媛基于STS的理论视野,结合已有的批判减肥研究文献,对我国当下广为流传的、代表性的减肥内容、减肥观念,进行科学基础和来源追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进而为深入理解和解决这一社会现实问题提供可能的视角和思路。
北京科技大学陈笑钰通过梳理清末民初报刊杂志等中科学论述放足与体操的宣传话语,探讨政治、文化对科学的介入,并通过聚焦于清末民初放足女性这一群体,观察放足女性实际进行体操活动时的心理变化及具体行动,探讨这一时期科学在女性身体上所呈现的矛盾,以期进一步探讨清末民初女性身体的科学建构。
4性别与医疗
助产士角色转变、民国生育健康传播……性别与医疗议题同样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
来自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的胡云天介绍了助产士在权力、性别、知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如何从独立的医者转变为护理门下的一种职业。她认为现在中国的助产从属于护理,人们把助产士当作护士的一种,阻碍了助产和助产士的进一步发展。通过梳理助产士角色的转变历史,让人们对助产士的角色有更全面的认识,为未来助产士的发展提供历史借鉴。
民国时期,中国医学界知识分子急于摆脱“东亚病夫”称号,运用大众健康传播模式,广泛推行生育健康教育。北京科技大学张馨予以民国时期的报刊为研究对象,分析民国生育健康传播的主体、内容、受众及特征,对其传播内容进行话语分析,探寻媒体在民国社会引导生育健康观念中发挥的作用,并试图为民国健康传播研究及医疗近代化研究填补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