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讯|王一方:为什么哲人都喜欢谈死亡
时间: 2018-11-12 点击: 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王志雄 严弼宸
2018
年11月8日,应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王一方教授,在冶金楼616室为我院师生做了一场题为“为什么哲人都喜欢谈死亡”的讲座,此次讲座由章梅芳教授主持。
章梅芳教授主持讲座
在简单幽默的自我介绍后,王老师提出了“死亡究竟是一道门,还是一道墙?”的问题。人死了以后为什么死不瞑目,怎么才能让他瞑目?这里涉及一个医学话题,人死以后各个器官并非同时终止,而是像一盏一盏关灯,首先熄灭的是心脏,其次是呼吸,再次是感觉,它们是不同步的,所以人会出现死亡不安祥的情况。人在濒临死亡的时候,他的运动神经是没反应的,但是感觉神经还有反应,他还能感觉到你的抚慰。这在宗教上,类似于有一个中音阶段,大概是从八小时到四十九天。在这一阶段中,人的心里是很恐惧的,所以会有做“道场”的事情,为了去安抚他的灵魂。当然最后死亡是很幽默的,全世界都有亡灵节,都有死亡的复活节,在一定程度上算是死者的再生。
死亡是沉重、幽怨、空灵的,一般人会畏惧此类感觉,所以对死亡的思考,最后只能交给一些很有担当的人来做。但是,对死亡的认识,我们不能简单地从经验来讲。从某种意义讲,医生有资格谈论死亡,我们今天有人生病会去找医生,我们很迷信医生。医生为什么能谈死亡?因为医生接触死亡最早。医生大概20岁左右就要进解剖室,而我们一般人要在45岁以后才有死亡意识,因为我们平均在45岁密集的开始送别亲人时期。然而事实上,为什么医生谈不了?
第一个原因是大部分医生是不关注人之灵性的。现在有一种新的医学叫做全能医学,分为“身—心—社—灵” 四个阶段,并以此来一步一步地思考死亡。而现在一般的医学研究都是处在“身”的层面,比如基因,蛋白质CT,磁共振等,只是局限在在躯体层面,还没有完全进入到心理方面。第二个阶段就是心理阶段,从心理上去研究人在死亡之际的心理变化。第三个阶段人的就是社会关系的破产,死亡是人之社会支撑面的崩解。最后一个就是灵性层面,是指人死了以后灵魂的升华。
第二个原因是虽然医生接触死亡的密度最大,但是对于不同的死亡,人有不同的感触。一种感触是,对于部分医学生来说,当谈及到“西班牙牛流感死了三千万人”这一类的死亡时,那样的死亡只是一个数字,不是一个具体的死亡,而仅是一个概念,他与这类的死亡没有任何情感纽带。另一种感触就是有情感纽带的,比如亲人的亡故。医生也要面对亲人的死亡,很多人学医就是因为家里人生了病无法医治,所以发奋要去当医生。中国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像协和医院的谭先杰医生就写了一本书叫做《致母亲》,就是把自己的经历写了一本书告知自己亡故的母亲,他母亲在他六岁的时候,死于子宫癌,所以他立志要当一个治疗子宫癌的好医生。还有一个感触是,医生自己也要面对死亡。一定意义上来讲,医生对于死亡是有很深的感触的,但是为什么医生不愿意对死亡发声?并不是说医生不对死亡进行思考,这其中实际上有三个原因,一个是死亡意味着医生职业的失败,一个是死亡意味着技术失灵,还有一个就是对患者的失信,死亡意味着对患者的交易失信。
接下来,王老师谈到了宗教对于死亡的关注。宗教有三大命题,即“生死、苦难、诱惑”。这三个命题几乎囊括了所有的人文关怀。对于很对人来说宗教是救渡场所,西方人将之称作救赎,救赎意味着肉身的一次复活。虽然国内倡导宗教自由,但是有很多场合是避免谈论宗教上的死亡,这其中又有三个原因,第一个是对宗教的选择性,不同的宗教对死亡有不同的理论。第二个就是异教徒是不被宗教所超度的。第三个就是对宗教信仰来说,多数人对之是信而不思的。
那么为什么是哲学家喜欢谈论并且最有资格谈论死亡呢?王老师认为,依照柏拉图的理论,研究哲学,就是研究死亡。因为死亡不仅仅具有生物学意义,而且具有哲学意义以及伦理意义。对于医学来说,一般将死亡归作生物学层面,而不能达到哲学层面。将死亡放置于哲学层面来说,死亡皆是生命的终极。生命是无常的,肉身虽然是有限的,但是灵魂的维度是无限的。我们至今仍有一大批国人在读孟子孔子,因为他们的思想具有影响力,他们对于生死的认识有一定的深度,并影响到人们使得人们对于逝者,持有一种死而不忘的怀念。如果没有这些哲人们对于死亡的思考,如果人们对于死亡不能得到很好的解释,人会活得迷茫,会活得不踏实。
王一方老师讲演现场
随后王老师提出了一个现今很普遍的问题,即爱无能与死亡无能。爱无能即是在以个人为中心的精致的利己主义面前,很多人失去了爱的能力,无法通过爱去获得生命的意义。死亡无能,即将生命降格为生物,没有去叩问生命的意义,于是亦将无法获得生命的终极疗愈。但是每一个人要踏上幸福的道路,终究要认识死亡,也就是在这途中,人们对世界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那么,如何去寻找生命的幸福呢?王老师提到了“实在”与“存在”的概念。对于人来说,“实在”的概念可理解为:人都是由蛋白质等微观粒子组成的,是没有区别的,但是“存在”则有身份上的区别。从“实在”到“存在”的过程,中间有一系列的省略号,这些代表过程的省略号,是非常重要的,是需要人去努力去爱的,并于实现爱的过程中,去寻找生命的价值。
接下来王老师讲到,哲人们之所以喜欢谈论死亡,也正是从死亡的意义上去思考人生和正确地理解死亡。人不能只知生之乐,也要知死之乐。如果不能正确看待死亡,人生的旅程最后将备受煎熬。人对于死亡,应有正确的认识,要正确思考人之所以为人的尊严。人要明白生命有限,否则便会形成拖延意识,仅仅去考虑眼下短暂的欢喜,而将事情放到以后去做,如此便会降低生命的品质,进而亦将无法理解生命的意义。人在对死亡的思考中,获得自我的拯救,形成积极的三观,最后寻得生命的意义。
讲座提问与互动环节
最后,王老师与听众之间展开互动交流,对听众的一些问题作以解答,本次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撰稿 王志雄
审稿 严弼宸
摄像 杨 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