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讯|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是学术论坛第183讲
时间: 2018-11-26 点击: 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刘莹 韩玉
Prof. Chandra L. Reedy:四川陶瓷传统中独特的技术创新
Pamela Bowren Vandiver:技术知识、风格与实践
2018年11月12日上午,应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美国特拉华大学教授、历史建筑与设计中心主任,Chandra L.Reedy教授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教授、文化遗产保护科学项目组负责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理事会成员范黛华(Vandiver)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楼616室为我研究院师生分别作了题为“四川陶瓷传统中独特的技术创新”和“技术知识、风格与实践”的讲座。
本次讲座由我院马泓蛟老师主持,来自我校科学技术史、文物保护及相关专业的三十多名师生参加。
Reedy教授以四川地区为范围对当地几个独具特色的陶瓷传统进行了阐述。
她首先讲述了荥经和高县的煤泥复合陶瓷研究。荥经地区的制陶传统工艺大致分为材料的选取、制坯、上釉、烧制等几个步骤。烧造陶器的作坊主要是由可移动式炉盖、釉坑、窑坑组成。烧造前主要选取当地的黄黏土作为原料,并掺以碳屑。制坯工序主要由陶瓷工人完成的,他们具备从制造模具到构建轮子等技术。此后的装饰也由专人负责。以上步骤完成之后,采用烘干法使陶坯干燥,通常都放置在窑坑上方的架子上进行烘干。之后要上釉烧造,在此过程中Reedy教授做了釉窑的展示。她分析比对了全面烧干后、烘干但未烧、在煤窑里烧完但未经釉坑这三种情况下陶器的总透光率,也分析了陶器在烧造后成分的变化。高县的工坊一般使用黑黏土,烧造过程和荥经的大致相同,这里的陶器一般用做食器。
接着Reedy教授以德格藏族陶瓷工技术的成果为例谈陶瓷技术的创新。在当地这一技术有很长的历史,且有专门生产的团体,他们选取当地的黑黏土为原料进行坯的制作。坯仍由人工进行塑造,然后选择在夏季进行自然晾干,烧制成的陶器一般用做食器。Reedy教授对这些陶器做了交叉偏振光和平面偏振光分析,对比了二者的不同,且用蓝色环氧树脂扫描单截面以突出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细孔。
最后Reedy教授介绍了四川乐山的西坝窑,并与福建省的建窑进行了比对。建窑在釉面上一般有鹧鸪羽毛、龟甲等图案;西坝窑一般有玳瑁、虎纹、蟒蛇皮以及蓝色花釉。她对比了两个窑烧制出的陶器在陶胎组成成分、孔隙度、掺杂物中石英和长石含量、以及两者在典型釉料上(比如氧化硅、氧化铝等)的不同。接着利用平面偏振光技术对比了表面氧化铁枝晶的区别以及方石英和釉的不同。
最后,Reedy教授与听众之间展开互动交流环节,并对听众的一些问题作以解答。
接下来是范黛华教授进行的“技术知识、风格与实践”的讲座。
范黛华教授主要以四个案例——中国商代的黑色不透水砖和屋顶瓦片、中国宋代汝窑青瓷、柬埔寨和高棉的特殊釉、世界西南及中亚地区的制釉和玻璃技术及原料——进行了多处样品成分结构的分析比较,从而梳理出中国与其他东亚地区以及部分南亚地区在传统釉料配方和釉料来源上的渊源与联系。
在进行具体案例分析之前,范黛华教授首先介绍了亚利桑那大学设立文物保护科学的相关项目,并提出可以借用材料工程中“四要素”的概念来理解古代材料及技术。
接着范黛华教授开始正式分析四个案例的具体研究。
首先是中国17世纪的黑色不透水砖和屋顶瓦片的研究。范黛华教授重点关注了长江流域多处烧窑遗址,并对其中的烧窑系统进行了归纳梳理和绘图模拟,提出了中国长江流域制陶工艺中“水还原法”的可能流程,并结合秦始皇兵马俑286个陶瓷样品和新石器时代龙山高脚杯样品中“氢”来源的检验,综合比较得出古代中国长江流域制陶的“水还原法”的产生与当地农业发展息息相关,暂时看不出有其他外来发源的影响。
接着范黛华教授以宋代汝窑青瓷釉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检测了分离的釉层和胚体,发现该青瓷釉的原料来自当地的土壤及作坊;同时还发现该青瓷中人为操作使得“液相与液相分离”和“晶体成核”生长的技术痕迹初现,而这两项技术在西方直到20世纪末才开始出现人工操作的范例。
第三个案例是对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的柬埔寨(高棉)生产的特殊绿釉及其潜在的文化特性的分析。范黛华教授选取了吴哥窟建筑群中的多个寺庙建筑点,以及离该处不远的塔尼窑址中大量青釉陶器和棕色釉陶样品,经过扫描电镜等成分结构的分析发现:
吴哥窟建筑群屋面瓦片和瓦片装饰中含铁量较高,这与塔尼窑址中遗留生土原料的成分相似,猜测这些瓦片是在该塔尼窑址烧制成型;
针对塔尼窑址以及当地盛行的青釉和棕色釉,范黛华教授综合了柬埔寨当地的粘土富含砂岩或夹杂许多石英夹杂物的现象,发现这些粘土当氧化反应到1100℃时,根据氧化铁含量的不同,会呈现出从白色到橙红色的颜色。在还原过程中,这些粘土会变成灰色和棕色,当地人就用这样的粘土来制作陶器,使得形成白色器身棕色装饰,或者棕色器身白色装饰的鲜明对比,这是柬埔寨人一种独有的创新技术。
同时范黛华教授还利用微探针分析技术对釉料组成成分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分析表明该青瓷釉的氧化钙含量很高,而棕色釉的氧化铁含量很低,发现这与中国南方瓷釉的组成较为类似,从而提出古代中国对同时期其他东南亚地区的陶瓷技术有所输出或输入的交流的猜想,或者说塔尼窑址的瓷釉技术是否就是来源于中国南方技术,这一点有待后期考证。
最后一个案例是针对该地区的陶瓷和玻璃装饰色彩绚丽的现象开展的关于制釉灰分的研究。范黛华教授选取富有代表性的Gulaki和Qirqburun地区的土壤和植物进行走访和检测分析,得出该地绚丽釉色的制作过程中总共使用了5种灰分,其中黄色和红色两种颜色的灰分来源是当地的两种含铁量较高的矿石和两种当地特有的植物。
最后,范黛华教授将上述四个看起来地域跨度大、相关性不甚明显的案例进行总结,提出:通过对中国17世纪不透水房屋瓦片、宋代汝瓷以及东南亚柬埔寨吴哥窟建筑群和塔尼窑址青釉、棕色釉的研究,发现了中国长江流域制陶技术的独立体系以及对周围地区影响;同时重现了柬埔寨当地的一种创新型的成釉技术,并意识到该地陶瓷其主体部分来自于南亚传统釉的衍生,而其高氧化钙的釉层则是来源于东亚中国的制釉传统。
这为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古代陶瓷技术与文化的交流发展与融合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证据。
最后,范黛华教授与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环节,并对每个问题作以详细解答与讨论。
本次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之中圆满结束。
撰稿:刘 莹
韩 玉
摄影:杨 帆
肖 庆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