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铜和锻铁“共舞”,性别与科学“齐飞” ——北科大师生参加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侧记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承办的“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2019年度学术年会”在安徽合肥举行。来自全国高校及研究机构等科学技术史领域的5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届会议,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副院长章梅芳教授、陈坤龙教授,李延祥教授、刘思然副教授、晋世翔博士、岳丽媛博士等十几位教师与学生组成的团队出席了会议。

    本次学术年会共分农学史、天文学史、物理学史、数学史、地学史、技术史与传统工艺、金属史、科技人物、科技史教学、科技与社会发展、科学文化、生物学史、少数民族科技史、西方科技史、性别与科学研究、医学史、中国近现代科技史、综合史、科技考古等19个分会场。我院组织了金属史、性别与科学研究两个分会场,还参加了科学文化、工业遗产、生物学史分会场进行学术交流。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参会师生和部分校友合影              
 
金属史研究:寻古探今,讨论热烈      
    在10月27日上午的金属史分会场上,受金属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李延祥教授委托,陈坤龙教授对金属史专业委员会进行了简单介绍,并与黄全胜教授先后共同主持了第一场报告。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刘煜副研究员以“从洹北商城到安阳殷墟——试论商代中晚期青铜手工业的转变”为题进行了报告,介绍了对洹北商城铸铜遗址及安阳殷墟的多个铸铜遗址的考察结果,并利用多种科学分析手段对其中的冶铸遗物进行了分析,发现中商与晚商间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技术传承,技术转变也很明显,还指出铸铜作坊组织和管理形式的多样性,及家族手工业在整个晚商社会的重要地位。      
    安徽大学杜冠博同学报告了周原贺家遗址薄壁镀锡青铜器工艺研究。该研究结果对深入探讨先秦青铜镀锡技术的传播途径、西周中晚期的社会生产水平,及其对北方草原青铜文化区、古巴蜀地区和古滇地区的青铜镀锡技术的影响有重要意义。      
    北京科技大学王元楷同学以“扫描电镜能谱定量分析青铜器化学成分的方法评估与探索”为题进行了汇报。他使用一套标准铜合金样品及纯金属标样讨论扫描电镜能谱定量分析可能存在的误差,通过不同实验室的扫描电镜能谱对数据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评估,尝试建立一套相对准确的青铜器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和数据报道。      
    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教授以“新疆波马古墓葬出土金器的初步分析”为题,首先介绍了金器出土的背景,利用三维视频显微镜、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能谱等手段科学分析的结果表明,样品材质以成分各异的金银(铜)合金为主,但使用的金原料应多为未经精炼的自然金。金珠的焊接可能使用了铜盐还原法,而金丝的焊接材料则为高银合金。对古代金器表面分析数据的代表性及其解释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二场会议报告由刘煜研究员主持。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副教授报告了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的古代陶范烧制温度研究,强调烧制温度这一指标在陶范制作工艺的重要性,介绍了其研究团队开发的一种基于红外光谱分析的陶范烧制温度测试方法,这一方法为研究古代陶范工艺的发展历程及不同地区间工艺的交流与互动提供了新的角度,在其他低温烧制黏土质文物(如早期陶器,砖和烧土等)的研究中亦可发挥重要作用。      
    广西民族大学黄全胜教授介绍了“广西唐宋时期高锰渣生铁冶炼技术研究”,他指出近期的碳十四测年数据表明,广西地区至迟于大约公元 9 世纪(唐末)开始出现生铁冶炼遗址。这些生铁冶炼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发现最早规模最大的高锰渣生铁冶炼遗址群。该发现揭示广西玉林地区古代生铁冶炼技术面貌,将为探讨古代生铁冶炼技术在岭南地区传播的时空框架,古代生铁冶炼技术的多样性发展,及其对历史文化影响、遗址保护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北京科技大学乔尚孝同学以“一种典型成分古代大马士革钢工艺的复制研究”进行了汇报。该研究从模拟实验的角度对一种典型成分大马士革刀进行了复制,并采用科学分析的方法分析了其显微结构及力学性能。该研究认为控制碳化物球化转变条件是古代大马士革钢工艺关键,其与中国古代铸铁韧化处理技术有着相通之处。      
    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以“《铁冶志》与明代遵化铁冶”为题作了报告。首先介绍了明傅浚所作《铁冶志》在中国古代关于钢铁生产中的重要地位,直到2019年6月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将重现天下的此书的复制本赠送给了来访的中国国家元首,引起了学界的震动。此书实际上是记载明代最重要的中央直属官营铁工厂——遵化铁冶的一部志书,其中包含建置、炉冶、山场、岁办、岁出、岁入、管辖、炉工等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他通过文献研究和实地考古调查,试图恢复这个同时代世界规模最大的钢铁联合生产基地的原貌,探讨了其技术和生产布局等问题。      
    此次金属史分会报告内容丰富,时间与年代跨度较大,研究方法多样,涵盖了金属史研究的多个方面,展示了近年来金属史研究的最新进展与收获。汇报结束后,金属史分会场中的老师同学们积极讨论,分会议在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金属史分会场师生合影留念         
       
性别与科学研究:科学技术史的新热点      
    性别与科学研究分会场于10月26日下午及10月27日上午先后两场举行,这是性别与科学研究专业委员会自2018年6月成立以来首次组织参与年会学术活动。报告主题主要围绕着性别与医疗、性别与科学实践、性别与科学传播、女科学家研究、性别与技术几个主题展开,一共产生了21场报告。      
    在性别与科学实践单元,中国科学院副研究员秦佩恒以中科院科研人员为主要研究对象,从跨界合作网络的视角出发,分析了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社会网络机制。发现女性科研人员跨界合作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上均存在明显的欠缺;与企业界、其他学科领域合作网络规模和网络强度上的欠缺是影响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重要因素,进而提出了未来减少专利产出性别差异的政策建议。      
    女性主义科学研究自20世纪后半叶产生以来产生了重大影响,它遵循库恩的“范式”理论,从探索科学发展中为何存在着明显的性别不平等,发展到从性别视角来重塑科学发展范式。南京师范大学副教授董美珍认为,女性主义科学认识论明确拥护与接受科学的历史与社会的情境建构性,并努力构建一种更加民主开明、性别公正、有利于平等解放的科学范式,指明了未来科学哲学发展的方向。      
    清华大学助理教授陆伊骊则探究了水母这种海洋生物在中西文化语境下的性别意像。相比起英语世界关于水母的负面形象(成年的水母体称为 medusa,美杜莎,即希腊神话中的女妖),明清时期的中国文人把长江中上游出没的淡水水母称为“桃花鱼”,给桃花鱼披上了浪漫的爱情色彩。      
    在性别与科学传播单元,北京科技大学岳丽媛博士首先以当下社会愈演愈烈的减肥热潮为例,指出女性是减肥大军的主力。通过对社交媒体微信公众号的减肥内容和话语分析,指出媒介对女性“理想瘦”的建构,其传播的减肥观念、知识和方法,与科学(医学)和社会的互动密切相关,探讨了媒介折射出的流行的减肥科学文化及其问题。      
    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生张会丽分析了居里夫人在近代中国女性期刊中的形象演变过程与成因。介绍了近代中国不同历史阶段对居里夫人形象的塑造,即由早期注重其妻职、母职的形象,到逐渐关注其科学家身份,再到战时电影版《居里夫人》中所宣传的艰苦奋斗的形象,最后到解放战争时期着墨于其在世界和平运动中的斗士形象。      
    北京科技大学章梅芳教授重点梳理了民国时期大众报刊上关于性别差异的科学话语,发现这些文本均从“科学”的角度详细比较两性之间的生理、心理差异,进而或用“科学”来为维护旧有的劳动性别分工结构,或用“科学”为建构新的劳动性别分工和女性社会角色提供客观依据;这一方面表明科学在近代中国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科学话语积极参与了对女性角色与社会分工观念的塑造,另一方面也表明科学在很大程度上被性别话语所借用,表现出某种工具价值。      
    在性别与技术单元,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朱琳提出,在AI技术风起云涌的中国大陆,智伴机器人的产生并不仅仅是数字技术发展的产业在家庭育儿领域的延伸,而是由中国型母职焦虑催生出来的。AI技术嵌入母职实践,将更深刻地影响母亲的自我认知与时空感知,进而对两性关系和亲子关系产生影响。      
    还有学者关注到民间手工艺是一个民族审美文化形成的重要根源。在以乡村为主要环境的中国民间手工艺领域,女性的主体身份尤为显著。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滕晓铂指出,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强调女性在乡村手工艺和儿童早期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北京印刷学院副教授袁园和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聂馥玲则分别考察了俄罗斯纺车和中国地毯与女性的关系。      
    在中外女科学家研究单元,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傅梦媛阐述了在科学史上留下浓重一笔的德国女化学家克拉拉的悲剧一生及其人物形象演变史。四川大学助理研究员姜虹指出在维多利亚性别观念里,理想的女性是家庭天使。而在19世纪帝国博物学中,天使角色延伸到为男性主导的科学帝国服务,在植物学中尤为突出。          
     此外,性别与医疗单元同样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上海师范大学副教授姚霏、清华大学副教授王程 、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生王瑶华、北京大学教授唐文佩,分享了他们运用性别视角对乳腺癌防治、宫颈机能不全、孕产医疗化和产后抑郁等课题开展的研究成果,之后大家就此还进行了深入交流和热烈讨论。      
     
      性别与科学分会场报告人合影留念 
 
           另外,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晋世翔博士在科学文化分会场作了题为“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的历史建构 ——从利玛窦         <西国记法>           谈起”报告,通过比较《记法》和《六书精蕴》中关于“象形”的不同解释,旨在揭示出这种差异背后蕴含着两种不同的自然认识方式图景。博士生陶春云、冯书静、曲安弈也在各自研究领域的分会场分别作了题为“文明的他者——1904年圣路易斯世博会与奥运会中的身体量化认知”“中国明矾业发展诌议——以温州矾矿为例”“海上丝绸之路铁锅贸易初探”的报告发言。              
    本次年会,中国科学技史学会同时行了理事会选举工作,我院潜伟教授当选为第十届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副理事长,章梅芳教授入选常务理事,陈坤龙教授和李延祥教授为理事,新一届理事会中共有9位校友当选理事。10月26日新一届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决定下一届年会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负责承办。在10月27日下午年会闭幕式上正式宣布了这一决定,陈坤龙副院长作为下一届承办单位代表上台发言,表示将竭尽全力办好下一届学术年会,欢迎各位专家学者明年在北京再相聚,继续共同为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