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纪要|安可(Anke Hein):作为复合体的墓葬——开发新的分析模型和方法(152讲)
时间: 2018-03-09 点击: 次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6月13日上午,牛津大学考古学院中国考古方向副教授安可博士(Dr. Anke Hein)以“作为复合体的墓葬——开发新的分析模型和方法”为题,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生态楼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本场讲座系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的第152讲,由我研究院柯锋博士主持,来自我校科学技术史及相关专业的数十名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安可博士毕业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长期从事中国西部地区人类学考古工作,主要学术兴趣集中于史前、历史阶段墓葬及早期陶器生产所表现出的文化交往、技术转移与传承。本次讲座主要基于她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在四川凉山地区所开展的大量田野调查与研究工作。
四川凉山地区地处西南横断山系的东北缘,位于著名的“藏彝走廊”之上,是一个南北文化、人群迁徙移动的交汇地带,早在新石器时期就已呈现出文化多元的面貌。墓葬形式的多样性是文化多元的直观体现,石棺墓、土坑墓、大石墓等多种形式的墓葬在这一地区时常并存,给研究者以资料纷杂的深刻印象。如何解释墓葬形式多样的现象,如何通过纷杂的墓葬识别人群中或人群间的交流以及文化的互动关系,是此次讲座试图讨论的主题。
安可博士首先对理论和方法层面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以往的研究往往通过陶器或墓葬类型来区分不同文化类型和人群,但民族学研究和民族考古的资料表明,在同一人群中也时常包含不同的墓葬形式,因此简单地以墓葬类型来划分人群和文化并不恰当。在探讨这一问题时,墓葬结构、随葬器物、遗骸特征及埋葬方式所体现的身份认同等应被综合考虑而非孤立地选取某一方面特征加以讨论。安可博士认为行为方式决定了同一人群的自我身份认同,这将在埋葬行为的各个方面有所体现。因此借鉴手工业考古研究中“操作链”的研究视角,考虑墓葬中器物、遗体乃至整个墓葬的形成过程,能够帮助研究者进一步探讨埋葬行为与人群的关系。
接着安可博士介绍了分析问题的模型建构。一座墓葬往往具有墓葬结构、遗体和器物三个方面,三者都有各自的形成历程也即生命史(life history ),它们可分为准备阶段(包括材料准备、位置选取等)、埋葬阶段和埋葬后的变化阶段,而埋葬行为的整体链条则可以通过考察三者各自的生命史来构建。西南地区民族学调查的案例显示了将埋葬视为复合行为在区分人群上的重要意义。如纳西族的墓葬结构与汉族相同,凭此无法区分两个族群,但是纳西族在生活方式上与汉族迥异,这种差异性就能够体现于墓葬中的器物和遗体中。
以凉山地区为例,安可博士结合地理信息系统对1059座墓葬进行考察,通过可靠性指数和正确性指数对这些资料和数据进行分类,对墓葬结构、遗体和器物各自加以分析。按照作为复合体的墓葬的不同特点,安可博士将凉山地区细分为不同区域。安宁河两岸的河谷地区,墓葬形式以大石墓为主,但石材并非来自本地。在河谷与山区的交界地带,大石墓逐渐减少,而在周围山区则不见大石墓。另外昭觉地区、会理地区、盐源地区在墓葬结构和随葬物品方面都显示出不同的特点。
在提问环节中,老师和同学们讨论了如何看待研究凉山地区早期人群和文化交流问题中文献资料的作用,安宁河流域的居址、聚落与墓葬是何关系,凉山州石棺葬与西北地区石棺葬如何建立联系等问题。对于文献资料,安可博士认为缺少对人群活动、社会结构等方面的细致描述,只给出汉人对一个民族或人群的称谓,那么文献在这一问题上就没有太多实质性用处。对于居址、聚落和墓葬关系,安可博士介绍说近十年陆续发掘了一些聚落遗址,发现在聚落遗址中并没有出现墓葬,因此对于聚落和墓葬的关系现在仍不很清楚,不能很好地将聚落和墓葬作为更大的复合一起分析。但是在器物层面,有线索可将二者联系起来。对于石棺葬,安可博士则认为不应将不同地区的石棺葬笼统归为一种“石棺葬文化”,用石材制作墓葬是各地各人群各文化都可能采用的方式,更重要的是考虑墓葬整体的各方面特点。将茂县的石棺葬与凉山州的石棺葬相比,在结构和随葬器物的特点都有明显差异。相比石棺葬本身,随葬器物尤其是青铜器,是判断文化交流的更有价值的依据,盐源地区所出青铜器就是很好的研究对象。
最后,柯锋博士对安可博士带来的精彩讲座再次表示感谢,讲座在师生的热烈掌声中结束。
撰稿:严弼宸
审稿:刘思然
摄影:柯 锋
长按可识别二维码,关注微信公众号“科史文苑”(左)
和官方微博“北科大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右)
了解更多信息
我们的官方网站是:http://ihmm.ustb.edu.cn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