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州羊子山M4出土噩国青铜器的检测分析及相关问题

郁永彬、陈建立(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黄建勋(随州市博物馆)包洪波(随州市博物馆)
梅建军(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陈坤龙(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羊子山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西20公里处的安居镇。自1975年以来,这里先后发现过三座西周墓葬,出土有多件“噩侯”铭文铜器。1975年,安居羊子山出土鼎、簋、尊、爵4件西周早期铜器,其中单?尊铸有铭文“噩侯弟季”[1];1980年,这里的一座墓葬出土鼎、簋、卣、尊、爵等18件西周早期铜器[2];2007年,羊子山M4又出土27件西周早期铜器,其中有8件“噩侯”器和2件“噩仲”器[3],M4的墓主应为一代噩侯[4]。大量“噩侯”铜器的出土使学者们意识到,羊子山墓地为噩( 鄂)国公室墓地,西周早期噩国的中心区域应在今随州安居一带[5]。西周早期“噩侯”铜器的发现和噩国地望的确定,对于噩国社会生产和物料的获取、分配、使用及其与相邻曾国的关系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学者们对噩国青铜文化特征和铜器生产进行了相关研究[6],然而目前西周早期噩国铜器尚未开展过任何形式的科学检测分析,对于其技术特征尤其是羊子山M4出土铜器的技术特征知之甚少。有鉴于此,本文通过金相组织鉴定、合金成分分析、铅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检测手段,对羊子山M4出土铜器进行科学分析,以期为深入认识西周早期噩国铜器的生产与使用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并为相关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有益的信息。

 

 

 

随州羊子山M4出土噩国青铜器的检测分析及相关问题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