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南澳I号”明代沉船出水铜器腐蚀产物分析
时间: 2014-03-31 点击: 次
来源:中国文物科学研究 2012年第3期 作者:杨恒 田兴玲 李乃胜
杨恒1 田兴玲2 李乃胜2 李秀辉1 马清林2
(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北京 100083;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北京 100029)
摘要
:由于海水环境中含有大量氯化物,海洋出水铜器在出水前已发生腐蚀,生成铜的氧化物及氯化物等。本文以广东“南澳I号”明代沉船出水的22件铜器残片为研究对象,运用X-射线荧光仪(XRF),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镜与能谱仪(SEM-EDS)等分析其腐蚀产物和矿物组成,结果表明腐蚀产物主要为铜的碱式氯化物,如Cu2(OH)3Cl和Cu(OH)Cl等,与国外已有研究成果类似,但Cu(OH)Cl在国外海洋出水铜器腐蚀产物中并不常见。
关键词
:海洋环境 出水文物 “南澳I号”沉船 铜器 腐蚀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