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盗掘文物的学术伦理问题评析

 郑蓉妮1,2 梅建军2,3 潜伟2

 

(1. 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 410083;2.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与文明研究中心,北京 100083;3. 英国剑桥李约瑟研究所,英国剑桥)

 

摘 要:研究盗掘或来历不明文物的现象在学界由来已久。但自上世纪70 年代以来,这一研究行为的正当性在欧美国家日益受到质疑、并成为广泛争议的问题。在赞成对盗掘文物开展学术研究的学者看来,对盗掘文物进行研究能获得某些历史信息,从而增加人类的知识;而反对者则认为,这类文物由于失去了考古背景,其研究价值大打折扣,更为重要的是,这种行为间接地鼓励了盗掘和文物非法贸易,从而加剧了对古代文化遗址的破坏。本文将简述欧美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论辩,并介绍美洲考古学会制定的相关伦理准则,最后结合中国的实际提出几点思考,以期引起更多学界同仁对研究盗掘文物所涉及的学术伦理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考古遗址 盗掘文物 学术伦理

 

 

研究盗掘文物的学术伦理问题评析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