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河曲坪头遗址看晋西北史前建筑技术的承袭发展

张登毅1   李延祥2   高 策3   刘 翠4   郭银堂5

(1.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北京 100191;2.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北京 100083;3.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山西 030006;4.山西省文物鉴定站,山西 030001;5.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山西 034000)

 

关键词:坪头遗址 建筑技术 白灰面房址 窑洞式房址

 

内容提要:通过对河曲坪头遗址前后两期房址的建筑技术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地区窑洞式建筑在窑跨、门洞处理、防潮技术、白灰烧制及涂抹技术、火塘周边装饰手法等建筑技术方面的承袭发展。通过对房址进行建筑力学分析,得出史前晋西北先民对黄土窑洞结构力学的稳定性已经有了很好的认识。最后对房址白灰样品进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碳十四测年,扫描电镜分析显示: 后期房址白灰烧制技术比前期提高; 碳十四测年显示: 前期房址距今3835±25年,后期房址距今3535~3715年。

 

〔中图分类号〕K871. 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0483( 2017) 03 - 0052 - 05

 

 

从河曲坪头遗址看晋西北史前建筑技术的承袭发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