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后方冶金燃料的研究——以经济部矿冶研究所为例
时间: 2017-03-30 点击: 次
来源:《中国科技史杂志》第37卷第3期 作者:雷丽芳 方一兵 潜伟
雷丽芳1 方一兵2 潜伟1
中图分类号N092
近年来抗战史研究主要从战争史、工业史、经济史等角度入手,而技术史视角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已有技术史研究多关注后方科技的研究,或介绍科研机构内迁及后来取得的科研成果[1,2]、或从工业科技发明专利、工业科研机构、学术团体等角度宏观介绍战时大后方工业科技的发展概况[3],还有一些学者从某个特定的地域[4]或机构[5,6]入手,探讨后方科技推进与人才的培养,而从工业技术本身出发探讨技术发展的研究不多。本文以抗战时期经济部矿冶研究所对后方冶金燃料的研究开发为例,探讨后方如何在资源、设备、资金、人才等多方限制的条件下,因地制宜地发展出适应战时工业的生产技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