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

魏书亚教授团队学术专著

《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出版发行

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大自然灾害监测预警与防范”(文化遗产保护利用专题)专项项目“明清官式建筑建筑材料科学化认知研究”(2020YFC522402)及北京科技大学高层次引进人才项目(06500050)资助,我院魏书亚教授团队所著学术专著《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与科学研究》于2024年2月由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的出版为有机质文物材料研究及文物中的天然有机材料研究提供了系统的研究方案和研究数据,为该领域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化遗产是人类的宝贵财富,有机质文物包括漆器、纸质文物、裱糊、古代香料、纺织品、骨角器及皮革制品等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机质文物材料本身成分复杂,而且容易发生化学变化,经过长时间的老化,对这类文物的科学认知具有挑战性。

该书针对有机质文物材料的特殊性设计了系统的研究模式和技术路线,采用的分析方法主要包括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联用技术、红外光谱技术(FTIR)以及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技术(UPLC/MS)等,分别对古代漆器、纸质文物、明清官式建筑裱糊、古代香料及古代纺织品所用染料等涉及的有机材料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通过研究归纳总结出有机质文物材料的老化规律,探讨了有机质文物材料分析的关键问题,建立了适合有机质文物材料鉴定的系统分析方案。

全书共分为五章,约30万字。第一章是关于漆器的研究:首先,通过制作模拟古代漆膜样品,利用在线甲基化水解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THM-Py-GC/MS)技术对古代漆器中的大漆、干性油、蛋白质类胶结材料、树脂等髹漆材料进行分析,总结了每类材料的特征裂解产物,实现了对古代常见髹漆材料的分析和识别。其次,分别采用热裂解气相色谱质谱(Py-GC/MS)、红外(FTIR)和近红外光谱(NIR)对漆膜中油/漆的比例进行了定量研究,探讨了这三种方法在漆器材料定性定量分析中的可行性,建立了稳定的、预测性良好的PLS-NIR定量模型,为定量分析古代漆膜中油/漆的比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第二章是关于传统手工纸及墨的研究:除了介绍关于纸纤维传统的分析方法外,主要将Py-GC/MS技术应用到对中国传统手工纸及墨的研究中,以确定纸纤维来源及纸质文物上的蜡、胶结物、墨及染料等信息,为纸质文物的科学认知拓展了研究的手段和方法。

第三章是关于明清官式建筑裱糊材料和工艺的研究:本章首先梳理不同建筑等级不同时期的裱糊工艺,并采用多种科技手段对以故宫养心殿和乾隆花园为代表的明清官式建筑裱糊的糊饰层材料、颜料和胶结材料进行研究,与文献档案上的记载进行对比,揭示当时皇家的裱糊所用材料和工艺,补充裱糊的科学信息,提高人们对裱糊的认知,并为复原裱糊工艺提供科学支撑。

第四章是关于古代香料的研究:通过对现代参考香料样品及考古出水香料样品的科学对比分析,确定了古代沉船出土香料的化学成分、香料种类以及老化降解情况;总结了古代不同香料的用途,并讨论丝绸之路上的香料贸易及文化交流等问题;

第五章是关于古代纺织品染料的研究:丝绸染色艺术源远流长,植物染料是最常见也是应用最多的染料,本章主要介绍了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MS)分析技术在古代纺织品染料分析鉴定中的应用。

该书是魏书亚教授团队十年以来的研究成果总结,该书的出版可以为有机质文物材料研究提供专业知识,为从事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等相关专业院校师生、科技人员及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著者简介

魏书亚,女,北京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维也纳科技大学,曾作为资深研究员在维也纳艺术大学工作六年,2013年作为高层次引进人才到北科大工作以来,在文物中天然有机材料和文物保护中所用高分子材料研究方面取得大量重要成果,建立了适合文物中所用天然有机材料鉴定的系统的分析方案、方法,为文物中有机材料的研究奠定了基础。魏书亚教授带领的团队获得了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学术团队项目,以及国家科技部“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和“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另外承担多项省部级及与文化遗产相关的研究机构合作项目20多项。魏书亚教授积极开展了广泛的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与耶鲁大学及国内知名院校连续四次共同主办的国际会议推广“绿色博物馆”的理念,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促成了与维也纳艺术大学的专家学者交流互访,并合作研究攻克科技难题;与维也纳皇宫博物馆、希腊国家博物馆、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及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等的合作,在古代油画、壁画、古代漆器、古代墨及石质文物保护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重要的贡献。在《科技考古杂志》(Archaeometry)、《考古科学杂志》(Journal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文化遗产杂志》(Journal of Cultural Heritage)、《热裂解分析和应用杂志》(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保护研究杂志》(Studies in Conservation)、《文物》等文物保护和科技考古领域等知名杂志上发表重要的学术论文。教学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为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硕士及博士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