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 文物物料溯源视野下的明代晚期白银全球化流通研究

北京市社科联、社科办本年度首次推出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刘思然副教授成为我校第一位获此资助的青年教师。获批项目题为“文物物料溯源视野下的明代晚期白银全球化流通研究”,已于2021年10月10日通过线上会议的方式顺利开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孙小淳院长和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彭勇院长担任本项目导师。

众所周知,16世纪开始的早期全球化进程是世界近代史的序章,它以货币化的白银金属为纽带构建了连接世界东西两端的庞大贸易体系。白银供给的变化在之后的几个世纪中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导致了欧洲的价格革命与资本主义兴起,日本国力的日渐强盛以及明王朝的最终衰落。白银在明代早中期即已基本完成货币化,随着嘉靖时期的一条鞭法改革,税收、劳役和政府开支均通过白银结算,明王朝成为了一个真正的白银帝国。然而,中国本土白银的产量长期不足,无法支撑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随着16世纪中后期美洲和日本银矿的开发,海外白银开始大量涌入中国,换取瓷器、丝绸、茶叶等产品。这一大规模贸易使17至18世纪全球白银产量的60%以上流入中国,海量白银的流动为世界贸易体系的运转注入了关键动力。随着商品经济的兴起,白银在明代国内市场中的流通频繁,勾勒了整个国家的手工业产品、农业产品以及政府税收与开支的走向。

由此可见,理解明代全球白银流通网络是研究早期全球化体系与明代萌芽期的市场经济系统的关键,更可以帮助研究者深入认识中国传统社会首次近代化转向失败的原因。然而明代中央政府并未发行标准的银质货币,白银在民间主要以称量货币的形式流通,造成了政府无法征收铸币税,货币权整体下移,大量私人开采和走私进口的白银流行于市,官方文献记录很难真正反映这一时期白银流通的体量与机制。这一缺憾是深入理解明王朝乃至世界范围内白银流动的瓶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最佳手段是利用丰富的白银文物资料和多种科学表征分析手段,对明代晚期的白银物料进行示踪研究。

项目组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中国钱币博物馆、剑桥大学麦克唐纳考古研究所等机构长期合作开展白银文物科技溯源工作,目前已基于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出水白银文物开展了溯源方法搭建与基础地球化学指标测试等工作,确保了项目研究方案的可行性。此外,项目组还与多家省级考古所及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单位合作,对滇东北、江西、湖南、河北、河南等地白银生产遗存展开了冶金考古调查,为建立从本土白银溯源特征数据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项目组下一步将继续完善研究方法,扩充文物分析数据,通过实物证据与历史文献研究的相互补充,揭示海外白银的传入、流通与扩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