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雨晨
时间: 2021-01-18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
王雨晨
副教授
办公地点:逸夫科技馆504
主要研究方向:古代交通线性遗产、历史时期工业遗产、遗产理论与遗产教育
简介:
王雨晨,女,1988年生,北京人,中国兴边富民战略研究院特约研究员,工信部国家工业遗产专家库成员,昌平区知识分子联合会理事。
王雨晨的主要研究方向为文化遗产,尤其关注古代交通线性遗产、工业遗产(历史时期和现当代)、遗产理论、遗产教育。2020年7月博士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获考古学博士学位,主攻文化遗产研究。此前先后获得华中科技大学建筑学学士学位,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硕士学位,意大利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联合办学的文化遗产硕士学位。主持和参与国家级、省部级项目多项,获发明专利授权2项,在《文物》、《自然辩证法通讯》、《古代文明》、《考古学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
教育和工作经历:
2005.09-2010.07 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学士
2010.10-2013.12 意大利米兰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硕士
2013.01-2014.04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与意大利都灵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联合办学,文化遗产学硕士
2014.04-2015.10 AEDAS(凯达环球)建筑设计事务所,建筑师
2016.09-2020.07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考古学博士
2020.07-2022.12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博士后
2022.12-2023.07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讲师
2023.07-今 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副教授
主讲课程:
研究生:文化遗产研究专题、博物馆建筑与空间
本科生:中外文化遗产概论
代表论著:
[1] 王雨晨.酒城共生:作为城市文化景观的泸州白酒文化遗产[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待刊)
[2] 王冬冬,王雨晨,潜伟※.凸显工业遗产技术信息的分类及编码体系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待刊)
[3] 王雨晨,张点点.文旅融合视域下的酒业遗产主题游径——欧日经验与启示[J].技术遗产.(待刊)
[4] 王雨晨※,潜伟,王冬冬. 内生型产业遗产及其分类研究[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4,(05):1-10.
[5] 吴慧敏,王雨晨※,刘思然※等.云南大理黄矿厂遗址银铅冶炼技术研究[J].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2024,(01):32-43.
[6] 王冬冬,王雨晨,潜伟※.技术史视角下的工业遗产技术价值研究[J].中国文化遗产,2022,(03):76-83.
[7] 王雨晨.电子工业遗产及其价值[J].自然辩证法通讯, 2022,(03):64-69.
[8] 王雨晨.景德镇市浮梁县二渡石桥的形制研究与保护利用[J].南方文物,2022,(03):289-294.
[9] 王雨晨,彭明浩,李波.云南通海涌金寺古柏阁[J].文物,2022,(03):65-85.
[10] 王雨晨.文化遗产视角下我国西南地区古代交通线路的研究与保护[J].中华文化论坛,2020,(03):128-134.
[11] 王雨晨.黄果树地区自然遗产与文化遗产的关系——喀斯特地貌、屯堡村寨与滇黔古道[J].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2020,(01):104-113.
[12] 王雨晨.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云南西南路段的初步调查与研究[J].自南方民族考古,2019,18(00):1-40.
[13] 孙华,闵锐,王雨晨. 丝绸之路南亚廊道东线初论——遗产范围、开辟过程、重要路段和价值意义[J].考古学研究,2019,(00):338-378.
[14] 王雨晨.《修复理论》与意大利文化遗产保护思想源流初探[J].中国文物科学研究,2019,(03):48-53.
[15] 王雨晨.济南古城格局的复原研究[J].古代文明,2019,13(00):257-289.
[16] WANG Yuchen.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Cultural Heritage in Gui’an New District, in the View of the Development of Peri-urban Area , The 2nd Asian Regional Conference on Peri-urbanization(Busan, Korea,2018.11.)
[17] 王雨晨.洞穴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初探——以贵安新区史前洞穴遗址群为例[J].遗产与保护研究,2018,3(06):1-8.
[18] LEE Kuanghan, WANG Yuchen. Heritage Conservation in China, an Overview of 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 Enterprises[J]. Orientations,2017(04).
主持和参与项目:
[1]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考古学视角下的云南古代交通干线研究”,课题负责人,在研。
[2] 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蜀道考古研究”,“蜀道的交通工程学研究”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3] 科技部重大项目基础资源调查专项“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矿冶遗址综合调查”,“矿冶遗址调查内容与规程设计”子课题负责人,在研。
[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文化遗产视域下工业景观价值体系研究”,课题负责人,在研。
[5] 中央高校青年教师学科交叉研究项目“基于图像修复与深度估计的浮雕石刻三维数字化修复”,课题负责人,在研。
[6] 国家博士后科学基金“基于GIS的明清时期滇缅交通线性遗产研究”,课题负责人,已结题。
[7] 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项目“商周时期高温手工业生产遗存的科技考古研究”,骨干人员,在研。
[8]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从建筑考古学的角度研究晚清时期的北京铁路建筑”,骨干人员,在研。
[9] 中国科协项目“工业遗产技术价值评估研究”,骨干人员,已结题。
[10] 中国科协项目“工业遗产分类标准研究” ,骨干人员,已结题。
[1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物质文化视野下的科技史案例研究”,骨干成员,已结题。
[12]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工业遗产价值体系与技术价值评估研究”,骨干成员,已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