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泽浩
时间: 2025-07-25 点击: 次
来源: 作者:
讲师
办公地点:逸夫科技馆511
电子邮箱:zehao.li@ustb.edu.cn
研究方向 :计算考古学、地理信息系统、考古学空间分析、空间人文等。注重空间分析方法的开发与创新应用,具体方向主要有:手工业遗存空间复原、长城景观考古、交通复原等。
简介:
李泽浩,男,北京人。2025年作为讲师(博士后)加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2012-2016年就读于吉林大学文学院考古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2016-2019年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2020年于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获计算考古学理学硕士学位,主要研究领域为GIS与长城景观考古。博士期间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就读于伦敦大学学院考古研究所,期间加入该校数字人文中心(UCLDH)开展跨学科研究,并于2024年获考古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题目为“Walls across Eurasia, a Comput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Imperial Linear Defence Systems(欧亚大陆的墙垣:帝国线性防御系统的计算考古比较研究)”。
代表论文:
[1] Zehao Li*, Giacomo Fontana, Andrew Bevan, Rujin Li, Frontier walls, labour energetics and Qin imperial collapse,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Volume 181, 2025, 106313
[2] 李泽浩*,长城景观突起度分析——以哈德良长城与秦汉长城为例,南方文物 (3),2024,266-278。《人大复印报刊资料·考古学》2024年第6期全文转载。
[3] Zehao Li*, Andrew Bevan, A spatial interaction model of Qin-Han Dynasty organisation on the northern frontier and the location of the Zhidao highway (China), Journal of Archaeological Science: Reports, Volume 53, 2024, 104407
[4] 李泽浩*,点分布建模和可视性分析在长城研究中的应用——以燕长城赤峰段为例,南方文物 (6),2021,115-125。
[5] Mark Altaweel, Adel Khelifi, Zehao Li, Andrea Squitieri, Tasnim Basmaji, Mohammed Ghazal Automated Archaeological Feature Detection Using Deep Learning on Optical UAV Imagery: Preliminary Results. Remote Sensing. 2022, 14, 553.
科研项目
参与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 “中国先秦两汉时期矿冶遗址综合调查”(编号2022FY1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