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8讲&传统文化论坛第17讲:铜钱与白银——明代货币流通的曲折进程


1.讲座题目

铜钱与白银——明代货币流通的曲折进程


2.主讲人

刘光临,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岭南大学环境史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3.时间

2024年6月19日(星期三)

上午9:30


4.地点

北京科技大学

逸夫科技馆二楼报告厅


5.讲座概要

白银在明代成为民间和官方使用的主要通货,学术界对于这一重要变化的讨论又往往和明代中后期社会经济变化(“16世纪转型”)联系在一起,因而有“资本主义萌芽说”、“明代白银经济说”及早期全球化理论等等论说。本次讲座报告人将明代通货(包括铜钱和白银)供给和市场交易需求两方面联系起来,从实证分析的角度对明代市场中流通的货币功能和规模加以研究。首先,根据文献和考古证据重新估计了明代近三百年铸钱数量和银矿生产,也估算了从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规模。其次,又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将明代市场的发展进程与货币供应做同时性比对,较好地阐明了货币需求和通货供应之间的紧张关系,也对流行的理论解释提出了质疑。


6.主讲人简介

微信图片_20240617134927.jpg

刘光临,香港岭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岭南大学环境史和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专业研究方向:宋、明史;经济史。


7.讲座海报

微信图片_20240617134929.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