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京开幕
时间: 2016-11-21 点击: 次
来源:科史文苑 作者:admin
2016年11月19日,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六届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在北京科技大学隆重开幕。
论坛现场
来自北京科技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大学、山东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台湾逢甲大学的近百位师生齐聚北科、共襄盛会。开幕式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主持。
北京科技大学潜伟教授主持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部副部长李林教授在开幕式上致辞。他首先对与会师生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北京科技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情况,提出在传统工学院校发展人文学科的重要性。李林教授认为,此次论坛为探讨研究生培养和校际学术交流提供很好的平台,并希望与会专家继续关心、帮助北京科技大学人文学科的建设。
北京科技大学科研部副部长李林致辞
远在台湾访问的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为论坛发来贺词。魏坚教授提到,本论坛是为有志于从事考古学研究的青年学子搭建的平台,希望大家珍惜并努力。考古学重建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正是因为有了考古学,悠久的过去和无限的未来才得以血肉相连,魏坚教授殷切希望学子们能够永远不忘初衷,与五湖四海的学子相识、相知、交流和互动,能够在切磋中不断有所突破,开创中国考古学更加美好的未来。
作为参会学生代表,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泽浩在发言中表示,青年考古学生有必要进行广泛的深层次的对话和碰撞,这有利于彼此之间的进步。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过去的遗留,是“静”的,但它又有“动”的一面,需要青年考古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北京高校考古研究生论坛”则为青年考古学生提供了互动的平台,使青年学者有可能在前辈们的基础上继续前进。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研究生李泽浩发言
台湾逢甲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荣贵向大家介绍了目前台湾的考古工作情况,他提到在台湾做考古研究是非常困难的,尤其在田野发掘方面。他感谢论坛提供的交流机会,也非常希望各位师长到台湾逢甲大学来传授经验,欢迎各位同学交流切磋。
台湾逢甲大学硕士研究生刘荣贵发言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马欢欢感谢了论坛的邀请和款待,本届论坛主题贯通古今中外,不仅涉及中国从史前到唐宋各个阶段的考古研究、不同类型的科技考古研究,还涉及外国考古及中外文化交流等,她希望能在论坛上与各位师友交流,拓宽学术视野。
吉林大学博士研究生马欢欢发言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首先代表会议主办单位,简要届论坛的筹备过程。在随后的发言中,他希望学生们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充分展现出来,各位老师的点评能够“刀刀见血”,为学生们提供犀利、高屋建瓴的建议。
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发言
“北京高校研究生考古论坛”是在中国人民大学魏坚教授、北京大学杭侃教授等倡议,在“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北方民族考古论坛”的基础上改进、发展起来的。论坛每年举办一次,除京内设有考古学或相关专业的高校外,每年还特邀京外若干高校的研究生代表参会,旨在为考古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以达到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促进相关单位之间学术交流、加快考古学学科健康发展的目的。
在随后的这两天中,来自十七所高校的近五十位研究生进行汇报,涉及早期社会研究、先秦考古、石器研究、科技考古、文物保护、美术考古、秦汉考古、隋唐宋元考古等多个议题,并由专家进行点评。
20日下午,第六届论坛顺利闭幕,中国人民大学王晓琨副教授主持闭幕式,中国人民大学刘未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副教授进行学术总结。此次论坛评选出本届论坛10篇优秀论文。最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刘强老师代表下届论坛主办方发言,欢迎大家参与下届论坛。
中国人民大学王晓琨副教授主持闭幕式
中国人民大学刘未副教授
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副教授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刘强老师
第六届论坛继续为各区域系统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考古学师生们提供了交流的平台。这个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牵头创办的研究生考古学论坛,目前已经成为高校研究生的学术品牌,在促进学术交流,提升了我校考古学科在学术界地影响力方面,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参会代表合影
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中国人民大学北方民族考古研究所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