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现场出土遗存提取保护新技术研讨会会议纪要

 

2017年11月14~16日,“考古现场出土遗存提取保护新技术研讨会”在北京科技大学会议中心成功召开。
会议由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专业委员会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承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北京市文物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等单位协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中国丝绸博物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四川省文考古研究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山东省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山东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上海视觉艺术学院、荆州文物保护中心、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市博物总馆、澳门文化局等38家科研机构和文博单位的11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考古现场出土文物提取和保护”这一主题进行学术讨论和交流。
 

会议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由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教授主持。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研究员、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杜金鹏研究员先后致辞。
 

会议主持: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教授
 
在开幕式中,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潜伟教授介绍了出席会议的嘉宾,并代表北京科技大学校领导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发展历史和学科建设情况,表示本次会议是2014年成立研究院以来第一次承办文物保护专题的研讨会,亦是研究院对柯俊先生的敦敦教导:“为考古服务,为文物和博物馆行业服务”理念的延续,感谢各位学者在北科大相聚一堂为国家乃至世界文化遗产保护事业做些贡献,并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研究员致辞
 
在开幕式致辞中,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理事长李化元研究员首先代表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向莅临会议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地欢迎,向大家长期以来对文物、考古、博物馆事业所做的贡献表示由衷的敬意。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遗迹众多,将其完整、安全、有效地提取到实验室进行永久保护,不但是考古发掘现场第一保护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濒危文物抢救、中华文化保护的重大需求和任务。鉴于保护任务艰巨,需要以成熟的理念、科学的方法、发展的眼光、持之以恒的态度做好这项工作。秦始皇帝陵博物院、上海大学等单位在2010年建立了创新联盟,并联合承担了“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等国家级重点课题,针对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与遗迹保护存在的瓶颈问题,协同开展了技术攻关和研究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并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这次学术研讨会的召开就是想借此机会给大家提供交流、合作的平台。这次会议不仅是过去科研成果总结,更是对新时代文物保护事业的展望,也是一个新的开端,希望大家为国内的文物科技保护工作提供宝贵的意见和建议,并且在今后的工作中持续关注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研究工作,预祝大会取得圆满成功。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杜金鹏研究员致辞
 
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遗址与出土文物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杜金鹏研究员在开幕式致辞中,代表学会专业委员会对出席的专家学者表示感谢。他指出,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矛盾的观点,是对当代中国现状的科学分析和科学论证,同样也适用于文化遗产事业领域。新中国建立以后,我国的文物考古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文物考古模式进入到文化遗产模式,发展从1.0版进入到2.0版,这个2.0版的最大特征就是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位一体发展模式的初步形成。在新时代里,文化遗产发展模式也像十九大报告所说的存在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考古学在中国虽然历史悠久,但很长时间内,考古、文物保护、博物馆三家往往平行发展,交集较少,在新时代就是要解决这个矛盾,使三个学科之间进行有机融合,各学科平等地参与到文化遗产事业中来。新时代发展的新理念是:绿色、开放、包容、共享。中国考古发掘是全世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但是投入与产出的效率不够理想。绿色考古就是以最小的投入、最小的遗址损耗去获取最大的科学信息,从这点来讲,考古现场出土遗存的提取就极其重要。考古学家要以包容的心态,接纳科技保护的专家、博物馆的专家,欢迎他们到考古工地来,一起来面对考古现场,面对出土文物,以开放包容的心态欢迎所有专家共同利用有限的资源,从考古发掘现场到实验室修复,走向绿色、包容,开放,最后实现共享。他认为,本次会议比较切合新的发展理念,希望来自不同专业的与会专家们对考古遗存的提取以及其他信息的提取,献计献策,在新时代新的发展模式下,实现共同发展。
 

与会专家学者合影
 
2017年11月14日上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梁宏刚副研究员进行了题为“关于实验室考古清理的理论工作模式以及考古发掘现场脆弱质文物提取与保护的探讨”的报告。对实验室考古清理的理念进行了梳理,并指出了近年来我国有关实验室考古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理论研究滞后、考古学家主导考古发掘的重要性在实验室考古理念中未得到应有重视、考古发掘过程中分析测试科技手段的利用亟待加强、考古发掘与文物保护结合有待加强等。理想的实验室考古清理工作模式,即:运用平面及三维影像记录、考古发掘清理前分析测试技术的应用、考古发掘清理中出土文物遗存的分析测试技术应用、现场文物遗存的保护处理技术、出土文物遗存的现场提取、清理与保存技术以及进一步的室内文物保护处理与修复复原工作等。梁宏刚还介绍了考古发掘现场出土脆弱质文物的提取技术大概可分为三个发展阶段:即从天然有机材料,到人工合成有机高分子材料,再发展为固态升华材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梁宏刚发言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赵西晨研究员做了题为“山西大同东风里辽代砖室壁画保护与复原“的报告。介绍了搬迁流程为:画面回帖-表面烘干-彩绘封护-画面贴护-内部支撑-外部固定-形成框架-固型加强-整体成形-起吊搬迁。壁画搬迁回室内的保护工作流程为:去除附加支撑体-背面去砖-打磨地仗-加固贴布-制作过渡层-制作结构性钢支撑体-展陈。并将考古现场壁画文物的提取技术经验总结为:整体提取在特殊条件下可有效的保护文化遗产;考古现场原始三维数据和高保真影像的采集有助于文物信息的保存与后期修复;文物保护数字化记录是文物保护手段的重要环节,表示实验室内的保护修复有效解决了壁画的展示与利用问题。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赵西晨发言
 
中国丝绸博物馆周?D研究员做了题为“考古现场纺织品的提取与保护——以价值保全为目标”的报告。介绍了何为价值保全?即实物实体与所蕴含的信息相结合。举例了乌兹别克斯坦——草原丝路遗存、甘肃马家塬战国墓地M16、浙江嘉兴王店明墓、浙江黄岩南宋赵伯?纺购驼憬?余姚南宋史嵩之墓等出土纺织品的提取技术。对糟朽纺织品采用了丝蛋白加固技术进行接枝加固。通过免疫学检测技术开发出一系列抗体,从而检测降解劣化的丝绸,并将该技术推广应用与南海一号舱底遗物与海昏侯主棺的分析检测中。周?D认为,考古现场的应急保护,如同与时间赛跑,如同向自我挑战,应尽可能对文物进行价值保全,通过科学认知、科技保护、复原研究,从而进行展示利用。
 

中国丝绸博物馆周?D发言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洋老师进行了题为“山西绛县雎村西周墓地车马坑搬迁保护”的报告。介绍了项目的整体概况,搬迁思路为“现场加固,化整为零,分块提取”,对遗骸采用B72树脂进行低浓度渗透预加固;对车遗存及土体采用MH-1氟硅化合物低浓度渗透预加固;采用聚氨酯发泡剂进行内部填充,最后进行套箱提取。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王洋发言
 
2017年11月14日下午,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做了题为“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新型临时固型技术及应用”的报告。从兵马俑出土时如何提取泥土中的彩绘层这一“世界性难题”进行展开,引出国际上广泛使用的环十二烷所暴露的问题,如环十二烷使用温度较高,易损坏温度敏感文物;潮湿环境下无法提取;易产生生物富集等。从考古发掘全过程入手,重点聚焦“黄金抢救期”微环境构造、创新绿色安全临时固型技术,首次提出可控去除临时固型材料的“5E”设计原则。在8类材料中筛选出薄荷醇,并通过降低熔点、优化添加剂,提高溶液或乳液固型强度、增加亲水性对薄荷醇进行改良。将薄荷醇与环十二烷进行比较,发现薄荷醇相比环十二烷可提高渗透深度;提高提取质量;降低使用温度;降低成本,表明薄荷醇的性能全面优于环十二烷。在考古发掘现场脆弱文物临时固型技术研究中,优化了临时加固工艺;创建了多种材料评价方法和技术;形成了系列推广应用标准。另外,从多重微环境保护体系构建角度出发,在国际上首次开发了适合野外发掘工地使用的智能温控、紫外屏蔽微环境控制材料,为考古发掘现场调控濒危脆弱遗迹出土环境提供了技术保障。该微环境控制功能膜,具有阻紫外线、智能调红外、智能控温控湿、阻氧、阻隔腐蚀性气体的优异性能。比较了功能膜与常用黑色塑料膜、透明膜在阻隔紫外、可见光透过性、阻红外线、表面吸热和抗霉菌生长等方面性能,并对北方和南方地区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应当选择哪类薄膜给出了建议。
 

上海大学罗宏杰发言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容波研究员进行了题为“秦始皇陵园考古发掘出土脆弱性遗迹提取案例介绍”的报告。介绍了考古现场因为文物发掘数量巨大、质地不同,形貌各异、脆弱易碎等因素,造成现场文物提取任务巨大,时间紧迫,另因提取时文物互相叠压、分布不详,增加了提取的难度,认为开发临时性固型材料及其重要。容波先简要介绍了发现左旋薄荷醇的历程,前期的基础研究,并报告了薄荷醇用于秦俑出土弓弩、陶俑彩绘、百戏俑提取的成功案例。2016年教育部的查新报告结果表示在应用层面薄荷醇技术具有先进性和首创性,在遗迹提取上起到了主动性和预防性的效果。
 

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容波发言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家昌研究员进行了题为“高湿环境下考古现场脆弱质文物遗存的提取保护——以信阳城阳城遗址出土彩漆竹席为例”的报告。介绍了高湿、饱水环境下脆弱文物遗存的特点,失水对潮湿脆弱文物的影响具有突变性、易损性、单向性;饱水脆弱文物劣化会干缩,细胞塌陷、水分挥发、结构缺陷;饱水脆弱文物保护的主要技术步骤以及常规现场提取保护材料及工艺等。还介绍了液氮冷冻技术在高湿环境下考古现场脆弱质文物遗存的提取中的应用。液氮作为一种较理想的制冷剂,无色透明,稍轻于水,惰性强,无腐蚀,对震动、电火花稳定。对液氮冷冻过程对纤维素结构、漆膜结构、外观、力学性能等进行了实验室可行性研究。将液氮冷冻应用于信阳城阳城遗址出土彩漆竹席的现场提取保护中,对保护前后漆膜的外观色度、表面结构、微观形态、竹胎纤维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冷冻过程中防护体系进行了研究,初步认定丙二醇可能在液氮冷冻提取中能够起到一定程度的防作用。表明:液氮使用方便,无污染;冷冻过程中对彩漆竹席组织结构变化较小,外观形态改变不大,脱水效果良好;可建立冷冻机理性能分析、适宜条件及冷冻保护措施三位一体的科学实施工艺,为下一步冷冻提取保护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最后对保护效果评价要素进行了展望。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陈家昌发言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治国老师进行了题为“水下文物提取与现场保护技术探讨”的报告。介绍了水下考古现场常用的提取方法大类可分为直接提取和整体提取。常用基本提取法,如八角清漆盘可用保鲜膜条加固后使用铁板拖底提取,还有聚氨酯泡沫等提取方法。水下文物的提取方法,强度较好的文物可以直接提取,也可以借助充气浮力袋搬运;船体的发掘提取常用方法是绘图、准确编号之后,分片逐一打捞提取出水,在室内完成船体拼接、复原。并阐述了常用的科学研究手段,如XRF、CT、金相、SEM分析、ELISA、14C测年、船体木材树种鉴定等是为考古学服务,为文物保护服务。水下考古现场保护中无机质文物的现场保护需注意带彩瓷器,铅器和锡器等,有机质文物的现场保护需做好木质文物的保湿防霉。
 

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张治国发言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晓研究员进行了题为“薄荷醇作为临时固型材料的安全性研究”的报告。首先,介绍了薄荷醇在文物应用上的安全性研究。用薄荷醇分别加固8种常见的有机、无机模拟样品,未发现薄荷醇与模拟样品发生化学反应,只有物理结合产生的范德华力和氢键存在;薄荷醇从液态-固态-气态过程中,结晶沿模拟样品表面生长,没有使文物产生可识性形变与破坏;薄荷醇的使用不会对文物宏观和微观的物理结构造成明显的改变,也不会可识别改变文物颜色,表明薄荷醇临时加固是纯物理的现象,不涉及任何化学变化:不与基体发生化学反应并且自身不发生化学反应。然后,介绍了薄荷醇对人体、环境的安全性研究。在对人体方面,薄荷醇医用时间长,未见有毒记录;是多种食物和烟酒的添加剂;在规定剂量下被认为是无毒的;世界经合组织资料(OECD)资料表明:薄荷醇可迅速经老鼠尿液、大便排泄。薄荷醇的摄入量NOEL(最大无作用剂量又称未观察到作用剂量):750mg/kg BW(大鼠),FAO/WHO为薄荷醇建立ADI(每日允许摄入量):0-4mg/kg BW。在对环境的影响方面:薄荷醇是一类低毒,在生物体内、环境中都属于易于降解的天然物质。最后,介绍了薄荷醇在考古现场环境中的使用时浓度的研究进展。实验设计密闭和通风两种工作环境下,使用薄荷醇时的浓度,GCMS测定结果表明连续使用薄荷醇8小时吸入的薄荷醇量远远低于FAO/WHO给出的日摄入量标准。综合研究结果认为薄荷醇作为临时固型材料安全无毒,可放心使用。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黄晓发言
 
北京科技大学韩向娜老师进行了题为“薄荷醇作为考古现场文物提取材料的实验室基础研究”的报告。首先,介绍了薄荷醇的渗透性研究,选取ISO标准砂作为基底进行测试,得到不同温度、含水率、过冷度条件下薄荷醇渗透深度和含量分布的规律;再阐述了薄荷醇的施工工艺研究,推荐在考古现场使用薄荷醇时融体温度保持在60-80℃,少量多次的施工方法;又对薄荷醇的挥发过程进行了研究,发现文物的本征特性对挥发动力学有着重要影响,薄荷醇的挥发最早先从暴露在空气中的多晶结合部位开始,逐层向内延伸,直至挥发完全结束;并研究了薄荷醇和常见加固剂的相容性,推荐薄荷醇与水溶性加固剂进行搭配使用;最后介绍了关于薄荷醇的最新研究成果,表示课题组已经研发出加固强度、固型时间、熔点等人为可调的系列材料,可用于低温潮湿环境文物的提取;并成功制备出不需要加热、打开即用的薄荷醇系列喷罐和考古现场文物提取专用工具箱。
 

北京科技大学韩向娜发言
 
2017年11月15日上午,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教授进行了题为“隋炀帝萧后冠保护与复原研究”的报告。介绍了萧后冠的基本情况,考古现场保护,实验室清理与保护,萧后冠饰复原研究等内容。认为两个重要环节起到关键作用:1是前期研究,如延时照相系统、X光无损探查、文献研究等;2是原始信息,如记录、揭示、保存、释读、科学检测与分析保护等。由于萧后冠结构复杂、劣化严重;饰件材质多样空间分布并交织叠压、相互关系紊乱;还有诸多不确定性,给实验室清理与保护带来极大困难,但杨军昌认为同时这也是挑战和机遇。实验室考古清理由于保护技术的及时介入、保护措施的实施,一些脆弱饰件的形状得以完整维持,一些痕迹也得以保存,及时检测分析工作的开展,饰件材质与古代工艺内涵得以最大可能揭示。该项目为实验室考古学科建设增添了一个宝贵的实例,为隋唐礼冠制度及复原研究提供了基础性技术资料,揭示了隋唐时期铜钗结构特征与制作工艺。
 

西北工业大学杨军昌发言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存信老师进行了题为“实验室考古现场遗存提取实例”的报告。介绍了实验室考古的理论,实验室考古的优点:环境可控、时间可控、节奏可控、可全方位发掘、具有一定的安全保障。实验室考古的技术路线,要及时观察研究发现的遗迹遗物,在初始保护和妥善保存的基础上,就其品类、形制、结构、工艺、用途等进行分类。技术路线确定为:出土遗迹遗物的现场应急处置-起取-包装运输-室内发掘清理-信息采集-样品检测-加固保护-复原研究-模拟保护。并举例薄荷醇在海昏侯墓葬M4棺盖的揭取程序:墓葬M4棺盖-铺纱布-涂刷薄荷醇-表层贴纱布-涂刷薄荷醇-揭取-背面铺纱布-背面加固。认为通过使用薄荷醇这种支撑处置材料,获取了部分重要的实物资料,积累并丰富了对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出土遗迹遗物的处置程序及保护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李存信发言
 
西北大学杨璐老师进行了题为“新疆巴里坤石人子遗址群现场文物保护与研究”的报告。介绍了遗址概况、局域环境条件研究、个体文物现场保护与研究、整体提取与实验室微型发掘、骨甲研究与骨胶研究等内容。
 
 

西北大学杨璐发言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魏彦飞老师做了题为“潮湿环境下竹木漆器的提取”的报告。介绍了木质文物考古现场提取技术;出土糟朽竹、草编等脆弱文物现场加固技术以及工作体会等内容。大型有机质文物如大型竹木漆器、古船、棺椁等在提取过程中的特殊需求,研究影响大型竹木漆器类文物提取效果的关键影响因素,优化提取技术流程,使有机质文物出土现场提取技术具有较高的普适性,应根据文物本体特点结合赋存环境选择针对性的提取方法,总结了大型木质文物提取的基本技术路线为:分析调研-预处理-外钢构制作-内支撑-吊装运输-存放。出土脆弱竹笥、竹席、草绳、麻绳等竹藤草编类文物,采用现场临时加固、固定的方法进行提取。魏彦飞认为考古现场提取保护工作需要更多科技手段的介入,在经验科学梳理过程中不断提升对于现场保护的理论科学水平,一线工作人员和高校应加强合作,共同提高和完善现场保护工作。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魏彦飞发言
 
演讲报告结束后,李存信先生代表中国考古学会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委员会、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考古现场与出土文物保护技术专业委员会进行了会议总结发言,对会议承办方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辛苦筹备表示感谢;认为会议的14个报告,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针对不同问题、不同时期出土遗存采取了各种技术措施,最大程度地保存和保持了出土遗存的原始信息,将最新的技术手段和研究成果与大家进行了共享;薄荷醇研究团队对考古现场出土遗存的提取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并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及具有实用价值的研究,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做出了贡献;随着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不断完善,现场文物保护方法上了新的台阶。他表示,本次研讨会达到了互动交流,促进学术进步的目的。
 

李存信先生进行会议总结
 
2017年11月15日下午与会人员前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进行实验室考古参观,李存信先生现场讲解实验室考古的相关内容。
 

李存信先生讲解实验室考古
 
2017年11月16日上午,前往北京城市副中心汉代路县故城遗址考古工地进行了出土遗存提取技术的演示操作。容波研究员、韩向娜老师和刘勇博士生采用薄荷醇技术对一副汉代翁棺进行了加固提取。
 

使用薄荷醇对出土翁棺进行加固
 

加固完成后
 

提取翁棺
 
 
 
 
撰稿人:韩向娜 高鑫 
摄影:高鑫 刘勇 蔡秋彤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