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国际冶金史大会圆满落幕!
时间: 2025-09-29 点击: 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科史文苑
2025年9月25日至27日,第十一届国际冶金史大会(The 11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Beginnings of the Use of Metals and Alloys(BUMA Ⅺ))在福建省泉州市隆重举行。9月27日,大会在安溪县设有大会的主旨报告(二)和铁器科学分析论坛,并组织全体参会师生前往下草埔冶铁遗址参观学习。

在铁器科学分析分论坛,单默昆博士研究生作题为《从中国铸造厂到伊斯兰铁匠铺——大马士革钢复原的科学研究》的报告,通过复原实验证实,利用生熟铁合炼的工艺制备大马士革钢有一定可行性,这为古代中国生铁出口以及跨文明技术交流提供了科学依据。

此外,本次大会设有海报展示环节,共8名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进行海报展示。
黎高波博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A Study on Metallurgical Artifacts Excavated from Luojiaba Site H235 in the Eastern Sichuan Region during the Eastern Han Dynasty》,通过对罗家坝遗址H235出土冶金遗物的分析,可以判断该处作坊为铁器生产次级生产阶段,即将铁棒材锻打成型或加工铁器的阶段。根据它们的特征形状和考古背景,以及同出的锻造遗物,鉴定H235出土炉渣为锻造渣。化学和物相分析支持这些解释,如果脱离遗址本身很难判断炉渣的性质。

彭启晗博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Analysis of Ironmaking Remains Excavated from Shangzhuang Site in Yunyang,Shiyan-Evidence of a Local Iron workshop in Yang County during the Han Dynasty》,介绍了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上庄遗址出土汉代炉渣、铁片等的实验分析结果,指出这些遗存应与炒钢生产有关,显示位于汉水中游河谷的汉代钖县地区存在小规模制铁手工业。

林俊伶博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Revisiting the threshold of pure copper for the copper provenance investigation in Early Bronze Age》,研究以早商至中商时期三处铸铜遗址出土的精炼渣与熔铜渣中所含铜颗粒作为纯铜物料代表,通过系统比较纯铜物料与合金产品中的铅含量,确定了适用于青铜时代早期纯铜物料判别的铅含量阈值。

高祎博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Research on Properties of Mould Materials in Middle-Shang Period》,以中商时期台家寺遗址出土陶范为参考对象,通过对模拟样品进行性能比较,从性能的角度探究工匠进行不同技术选择的原因。

袁柯博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Technical study of the Eastern Zhou bronze casting moulds from the Lijiayao site in Sanmenxia》,通过对李家窑遗址出土西周晚期至春秋中期之初陶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李家窑遗址三类陶范制作工艺存在差异。

李奥博博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Scientific Analysis and Investigation of Metallurgy-related Relics Excavated from the Xiaobeishan Site of the Lower Xiajiadian Culture in Jianping, Liaoning》,通过对辽宁建平小北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出土的炉壁残块、炉渣、矿石以及金属块的科学分析,指出该遗址存在至少三种矿冶技术面貌:冶炼红铜、冶炼铅青铜及冶炼锡青铜。此外,小北山遗址还出土了氧化铜矿石、纯铜金属块和铅锡金属块。该研究丰富了夏家店下层文化铜冶金技术的细节、特点及生产面貌。

刘素慧硕士研究生海报主题为《A GMM-GAN Based Framework for Completion and Clustering of Fragmentary Archaeological Images: A Case Study on Southern Song Dynasty Silver Bullions》,通过结合几何形态测量学和生成对抗网络对南宋银铤数据集进行残缺文物模拟补全研究,结果显示重建的形状精确,同时有分类意义,与数据集所揭示的南宋银铤生产制度规律一致。

邓雨佳硕士研究生的海报主题为《Bayesian Multilevel Beta Regression Modeling for Compositional Analysis of Ming Dynasty Silver Artefacts》,通过结合LA-ICP-MS检测技术与贝叶斯多层次贝塔回归模型,对明代银器的成分变异来源进行量化分析,揭示了样本内变异占主导,而省、县层级空间变异极低,反映出明代白银在市场中具有高度流动性,缺乏严格官方管控的历史特征。

闭幕式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党委书记陈建立教授主持闭幕式。BUMA执委会共同主席、塞浦路斯高等研究院Thilo Rehren教授做大会学术总结,并对主办方及所有参会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感谢,还通报了BUMA执委会调整情况。本次会议期间,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接任梅建军教授担任BUMA执委会共同主席,陈坤龙教授、刘思然教授等6人当选BUMA执委会新成员。至此,第十一届国际冶金史大会圆满落幕。第十二届国际冶金史大会将于2028年9月在日本仙台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