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传统文化论坛23讲——铸剑龙泉,剑指星空

2025年4月17日,北京科技大学传统文化论坛23讲在逸夫科技馆举行。正值北京科技大学传统文化节之际,教育部传统金属工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邀请到龙泉宝剑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正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国际陨石科技文化产业联盟龙泉创新研发基地带头人,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胡小军先生作为主讲人,带领师生领略龙泉宝剑的千年历史与精湛技艺。讲座由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主持。

报告会伊始,胡小军详细介绍了龙泉宝剑的渊源与历史。作为中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龙泉宝剑以其锋刃锐利、寒光逼人、刚柔并济、纹饰精致四大特色著称,其锻制技艺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2006年,龙泉宝剑锻制技艺与龙泉青瓷烧制技艺一同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中国传统工艺的瑰宝。


胡小军还分享了龙泉剑村刀剑研究院与我院在2019年11月合作完成的古代竖炉复原和模拟试验项目。通过这一实验,团队成功还原了铸剑祖师欧治子时代的古法冶铁工艺,证实了生铁冶炼体系的优越性,为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制作提供了重要原材料。

此外,胡小军展示了剑村复刻的汉代中平刀、明代永乐剑、乾隆大阅刀等经典刀剑,这些作品不仅展现了古代铸剑工艺的高超水平,也体现了剑村在传承古法铸剑技艺方面的不懈努力。剑村通过复刻传统刀剑,吸引了大批影视合作,先后为《赤壁》《孔子》《太极》等30多部影视大片量身打造主角刀剑,弘扬了传统铸剑文化。

值得一提的是,经过多年的探索,剑村成功将天铁与青瓷结合,烧制出具有独特釉面的天铁瓷,其作品入选浙江创新馆首批展品,并搭载实践十九号卫星遨游太空,展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的完美融合。

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让师生深入了解了龙泉宝剑的历史与文化,也展示了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中的创新与发展。我院依托教育部传统金属工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将继续致力于推动传统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