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科研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


518日上午,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在我校冶金楼318会议室举行科研合作框架协议签约仪式。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党委书记黄冰、木材构造与利用研究室主任殷亚方研究员,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潜伟教授、学术委员会主任郭宏教授以及双方研究人员代表出席了签约仪式,韩向娜副教授主持了本次签约仪式。



    双方首先简要介绍了研究院的基本情况,就深化双方科研合作进行洽谈交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木材工业研究所党委书记黄冰对木材工业研究所的研究队伍、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国际交流情况以及目前开展的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我院潜伟院长也从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历史沿革、学术队伍、学生培养、学术研究等方面介绍了我院的研究基础及合作意向。双方共同畅谈这次合作的机缘与未来的美好蓝图,潜伟院长更是生动地将这次合作比喻为金木良缘 潜伟院长和黄冰书记还约定每年召开一到两次合作协调会,研究合作计划,总结合作成果,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确保合作有序推进。

双方基于优势互补合作创新共同推进木质文物保护研究工作的高质量快速发展的宗旨,在共同具备良好的合作意愿和基础前提下展开合作。未来将通过合作有效促进双方在木质文化遗产研究领域的科技创新与应用充分发挥各自科研优势围绕木质文物保护工作在保存现状科学评估、价值挖掘、保护修复等理论研究及技术应用方面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试验室共享、成果转化与技术服务、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



    签约仪式之后,殷亚方研究员被聘为我院校外兼职教授。殷亚方,中国林科院木材工业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任国际木材解剖学家协会(IAWA)秘书长、中国林产工业协会红木分会秘书长。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国家林草局首届百千万人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和青年基金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以第一发明人授权专利8件,第一完成人获鉴定认定成果3项;主编中英文专著4部,发表论文90余篇;主持制修订《红木》和《沉香》等国家或行业标准。先后参与故宫、辽代开善寺、晋东南木结构建筑群、山海关、浙江井头山遗址、浙江良渚遗址、南海I号沉船等木质文物的树种鉴定、木材性质评估与加固保护工作。

聘任仪式后,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22讲在冶金生态楼青钢报告厅616室举办,殷亚方研究员应邀进行题为木材识别最新进展及其在木质文物研究中的应用的学术讲座,本院师生及校内外学者共三十余人参与了本次学术交流。本次论坛的主持人为韩向娜副教授

殷亚方研究员首先从木材解剖学基础引入,概述了木材的结构、树种命名原则及木材识别的植物分类学原理,随后提出木材分类与识别的现实需求,阐明了木材识别技术在木质文物性质研究、濒危树种管制两方面的重要作用。对木材识别的经典方法和创新研究分别进行了详细讲解,并通过丰富的案例介绍了各种识别方法的实际应用情况和研究现状。经典木材识别方法主要基于木材的解剖学特征,依赖于木材标本库、木材标准特征、工具、研究人员经验等要素,一般可以精确到属。利用木材识别技术已成功对应县木塔、南吉祥寺、浙江良渚遗址、小白礁I号沉船、南海I号沉船等多遗址及历史遗存的木构件和木质文物进行了树种鉴定和降解程度评定,从中获得丰富的历史信息,并为木质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持。木材识别创新研究则包括分子生物学、化学指纹图谱、计算机视觉、稳定同位素等多方面的前沿性研究,在经典木材识别方法的基础上获得更为精确的树种信息,减小人为判断的误差,目前在海关木材树种鉴定及考古木材分析领域亦有重要研究进展及应用。最后,对木材识别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与展望。



    讲座后,在场师生与殷亚方研究员针对木材解剖特征变异性对木材识别的影响、考古现场高效采样和筛选方法、化学指纹图谱库的建立等多个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作者:秦振芳、吴梦若

审核:王祎炜、韩刘杨

摄影:章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