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大学孙小淳教授主讲“科技史论坛”(125期)
时间: 2016-03-17 点击: 次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 作者:晋世翔
2016年3月17日上午10:00,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常务副院长、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第九届理事会理事长孙小淳教授应邀,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楼616青钢报告厅作了题为“中国古代科学的‘诗性’与‘礼性’”的讲座。潜伟教授、章梅芳副教授等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部分师生参加了本次讲座。
孙小淳教授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这个被普遍关注和讨论的问题入手,通过回溯、还原中国古代科学思想的历史境域,从“诗性”和“礼性”两个视角深度解读了中国古代科学的独特历史形态,及其同近代科学间的关系,提出应该从一种更加融贯、合乎历史情境的编史思路出发,重新思考和定位中国古代科学活动与成就。
孙老师强调,今天被称之为“科学”的东西,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在历史上曾经以不同的形态存在过,与人类知识与文化的其它方面共生。如果把“科学”过于狭隘地理解为“现代科学”,则世界上没有一个古代文明有过“科学”。因此,要以一种历史的眼光,体贴古代学者从事科学活动时的心理旨趣和时代精神,真正走入中国古代科学思想世界。
就科学知识的“创造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而言,中国古代科学可以从它所表现出的“诗性”和“礼性”来把握。“诗”中体现出的“比”与“兴”是古人“类比性”、“关联性”思维的展现。这种“取象比类”的思维样式贯穿于整个中国古代科学的各门学问当中。这一思维范式,让古人能够从灼灼其华的桃花、自由遨游的小鱼联想到的夫妇之情、生养之意;从众星拱卫的北辰、开裂的龟板解读出君臣关系、征伐讯息。这种“诗性”思维让自然世界的一草一木同人的政治安排、生活作息圆融地关联为一体。
相应地,中国古代科学的应用则主要体现在它的“礼性”之中。以《礼记·月令》为例,古人对天文、地理、物候知识的探索与把握同古人的生活安顿,丧服祭祀,政治仪轨密切联系。“敬授民时”不仅对应着农作物的培植,是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之自然秩序的体现,更重要的是王朝统治的象征。新的历法代表着万象更新、新皇登基、四海诚服。至于古代占星学和占卜术,则更应该被理解为古人进行政治博弈时采用的一种话语方式,是为政治决策提供服务的。总之,只有走进古人的文化风俗、心理状态,才能更全面地理解古代科学思想世界。
接下来的讨论时间里,在座的老师和同学们积极参与,就中国古代科技的性质及其当代价值,研究古代科技的具体方法,以及科技史的意义等问题同孙小淳教授展开互动问答。讨论气氛热烈、融洽。在师生们热烈的掌声中,讲座完满结束。
(晋世翔 撰稿)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