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1讲:中国近现代矿冶技术史研究:基于若干案例的再讨论
时间: 2023-12-22 点击: 次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dmin
2023年12月20日(星期三)下午14:00,北京科技大学科学技术史学术论坛第251讲《中国近现代矿冶技术史研究:基于若干案例的再讨论》在我校逸夫科技馆二楼学术报告厅举行,本次讲座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一兵研究员主讲。
方一兵研究员是我校科学技术史专业2008届毕业生,师承柯俊院士。潜伟院长首先对方一兵研究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就方老师的个人情况与研究方向向参加讲座的师生们做了简要介绍,并表达了对本次讲座的殷切期盼。
讲座伊始,方老师细数了近代煤铁矿的演变历程,并回顾了自己之前的研究成果。她指出,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曲折发展的历史,遭遇了重大外来技术冲击的近代中国有许多问题亟需研究,而矿冶技术史研究恰是一个非常理想的切入口,19世纪中国的矿业开发计划中的企业家行为就是方老师的研究重点之一。她讲到,历史上庞培利(Raphael Pumpelly)对京西矿产资源的考察记录作为中国最早的煤铁矿产考察,为后来来华的传教士与商人等开拓了先例。之后,韦廉臣(Alexander Williamson)、李希霍芬(F.Von.Richthofen)等人对庞培利之前的考察陆续做了学术上的修正。1870年,商人亨德森(James Henderson)以此为基础,首度向时任直隶总督的崇厚提出了开采煤铁矿的建议,虽未获准,但却以中文文章的形式首次将中国煤铁矿的资源公诸于中文期刊上,获得了极大反响。1874年,清廷允许亨德森开采磁州煤矿,成为中国近代矿业的起点,但同样未获成功。再之后,伯恩(John Bourne)、赫德(Robert Hart)等人相继来到中国,帮助中国发展起近代矿业。方老师认为,这一系列的考察活动大都是基于商业性质的考察活动,通过关键知识和技术寻求赚钱机会的企业家行为,是工业革命发端和向全球化蔓延的根本原因,是中国被迫卷入这一工业化浪潮的重要因素。
讲座的第二个主题是“中国近代钢铁技术史研究的再讨论”。方老师指出,2005年至今,近现代钢铁技术史的研究模式也在发生演变,逐渐形成了“技术史”、“遗产”、“工业考古”相结合的多维度视角。通过对清溪铁厂的工业考古过程进行回顾,方老师认为,工业考古是研究所有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关于文字记录、人工产品、底层结构、聚落及自然和城镇景观方面的物质与非物质材料的交叉学科,它以最适合增进理解工业历史和现状的调查为研究手段。而这其中,以文字记录调研工作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工业考古工作者在进行田野工作之前,应当充分进行图书与档案研究,深入讨论相关技术史问题。她进一步指出,若是以这个标准来定义工业考古工作,那么汉冶萍公司是一个足够理想的研究对象,它除了涉及到如技术史、工业化、地理、社会、国际关系等方面的非常丰富的中国近代化问题,还具备值得挖掘的多维度史料,如国内外档案、重要人物回忆录、国内外文献、遗址与文物等。而长期持续的汉冶萍研究也使得方老师能够对中国工业遗产事业的发展历程历历在目。除工业考古调查外,方老师还选取了钢轨作为近现代钢铁制品的典型样品进行研究,并指出对钢轨及其档案文献两类遗产的考古研究工作为解答近现代钢铁技术发展史的相关问题发挥了重要作用,并对后续的清溪铁厂与近代中日钢铁技术比较研究工作做出了展望。
报告结束后,研究院师生积极参与了讨论,方老师也对研究院师生所提出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