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通讯|1.环境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判定成因和病害量化;2.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脆弱性地图集和导则

    2018年11月27日和11月29日上午,应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邀请,意大利ISAC-CNR(国家研究委员会-气象科学和气候研究所)研究员,文化遗产自然、环境和人为灾害研究组负责人Alessandra Bonazza教授在北京科技大学冶金楼616室为我研究院师生作题为“环境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判定成因和病害量化”和“文化遗产与气候变化:脆弱性地图集和导则”的讲座。

    两次讲座分别由由院长潜伟教授和魏书亚教授主持,来自我校科学技术史、文物保护及相关专业的三十多名师生参加。

    Bonazza教授首先以石质文物为例,从物质理化性质和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入手,介绍了文物受环境参数影响的方式,和几种病害的物理化学机理。
    例如,在城市环境下,大理石不受雨水冲刷的地方,往往会形成黑色结壳。这种结壳现象的往往是由于石灰成分与污染物反应形成石膏,吸附原子碳导致。石质变质的原因硫的氧化物在石灰质岩石上沉降导致,而原子碳的来源是延烧。而在同一地区,大理石文物的白色部分由于雨水冲刷导致。
    再如,石质所受的热压力,取决于温差的变化尺度。不同的矿物质的受热程度不同、膨胀方向不同、热膨胀率也不同。因此会导致裂隙、剥落等一系列病害。另外,盐的溶解和重结晶往往取决于相对湿度在临界空气湿度上下变化的频率,而不是变化的尺度。
    其次,Bonazza教授介绍了一组损害方程(damage function),用以量化病害的积累程度。影响椅子包括降水量、温度周期变化、污染物(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等。
    由于欧洲有完整的、分辨率在50km×50km的环境和污染监测和预测体系,在此体系中,包括现状(present, 1960-1990)的数据、近未来(near future, 2010-2039)的预测和远未来(far future, 2070-2099)的展望。将监测地图和损害方程相叠加,可以形成不同病害的预警地图。
    讲座中Bonazza教授也介绍了石质样品的暴露实验方法、碳源分析的方法、佛罗伦萨百花大教堂和米兰主教堂监测等案例。

    Alessandra Bonazza同时也是意大利博洛尼亚大学文化遗产保护修复科学专业教授、意大利费拉拉大学地球和海洋科学博士学位委员会成员,以及欧洲委员(Council of Europe)、欧盟大学文化遗产中心(European University Centre for Cultural Heritage) “气候变化对文化遗产的影响”博士项目特邀教席,在文化遗产保存环境科学领域深耕20年,承担了欧盟相关领域的诸多课题。
    最后,Alessandra Bonazza教授与师生之间展开积极的互动交流环节,并对每个问题作以详细解答与讨论。
    本次讲座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之中圆满结束。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