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科技大学韩向娜副教授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10日上午,2019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的韩向娜副教授作为技术骨干参与完成的项目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该项目的负责人为上海大学罗宏杰教授,项目由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等六家单位完成。韩向娜副教授在项目中主要承担了临时固型材料和技术的实验室研发,性能测试和考古工地推广工作。
 
 
项目简介:
文物是古代人类留给我们的、不可再生的珍贵历史实物资料,可以用来解读古代的历史、社会、科技、艺术等文明发展过程。因此,文物的缺失,特别是一件珍贵文物的缺失,都可能会淹没一段古代文明,造成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
我国地下藏有海量文物。长期埋藏环境已使大多文物百病缠身、千疮百孔。这些极端脆弱文物难以抵抗考古出土瞬间的环境急剧变化,出现一碰即碎、劣化加剧甚至损毁。因此,文物出土时的第一时间抢救性保护不但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和难点。
针对这些瓶颈问题,本成果发明了集临时固型提取微环境屏蔽为一体的系统抢救性保护技术,设计制备了能满足我国广大地区、不同季节、不同种类文物抢救性保护需求的,具有多种使用温度、多种挥发速度、多种加固强度的薄荷醇及其衍生物临时固型与环境屏蔽系列材料,科学而系统地评价了保护材料的可行性、可控挥发性、安全性,优化形成了可快速提取文物的喷涂加固、微环境屏蔽技术,形成了具有可推广价值的,适应提取不同材质文物的规范与标准。该系列技术不但能有效减缓、甚至避免出土环境突变对文物带来的毁灭性作用;而且可临时提高文物的力学强度以保证文物的发掘提取以及安全输运;同时前期引入到文物内部的抢救性保护材料都可在人为控制的条件下,从文物内部完全排出、不会对文物本体、人体以及环境产生破坏作用,更为重要的是不影响文物后续保护材料以及技术的实施,是一种完全可逆的绿色临时性保护技术。
相对于国际主流方法-“环十二烷法,本技术具有绿色安全、可控去除、保水性好、抑菌性好、适应性强以及经济便捷等特点,综合性能优于当下的国际领先技术,成果已推广应用到以秦始皇兵马俑遗址、陕西石卯遗址、海昏侯墓、南海一号、江苏大云山汉墓、陕西刘家洼、河北行唐故郡、宁夏姚河塬遗址和新疆哈密地区翼龙化石为代表的我国68处重要考古发掘工地和化石产地,抢救保护了2000余件脆弱性文物及珍稀化石,为考古现场抢救性保护脆弱性文物以及重要化石标本,提供了坚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引领了国际同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韩向娜副教授工作掠影

 

人物简介
 
    韩向娜,女,1984年生,河南洛阳人,副教授。2008年毕业于郑州大学化学系,同年考入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材料物理与化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硕博连读,201312月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141月进入浙江大学化学系博士后流动站,201512月博士后出站。20163月加入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任讲师,20186月聘为副教授。
    科研领域:文物保护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估;考古发掘现场抢救性文物保护。
    主讲课程:《文物保护材料与环境》、《文物保护专题》、《文物保护理论与方法》、《文物保护技术实践》等。
 
 
供稿 | 韩向娜
 编审岳丽媛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