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里海大学的Michael Notis 教授讲座

    107日—9日,“冶金大讲堂”第十二讲在冶金学院举行,美国里海大学的Michael Notis 教授是此次讲堂的主讲人。Notis教授是早年毕业于理海大学,获博士学位,1969年开始担任理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曾经参加世界最早的集成电路材料研究,后致力于金属材料史的研究。

    本次讲堂共三场报告,先后由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所长潜伟教授和李晓岑教授主持,韩汝玢教授、孙淑云教授、梅建军教授、李延祥教授、李晓岑教授、魏书亚教授、章梅芳教授、程瑜老师等以及研究所部分学生参加了报告会。

 

    107日上午10点,“冶金大讲堂”第十二讲的第一场报告在冶金楼青钢报告厅举行。本场报告的主题是“古代黄铜星盘的同步辐射X射线衍射和荧光分析”,由潜伟教授主持。Michael Notis 教授首先就如何应用同步辐射X光衍射和荧光分析对古代星盘的主要部件的成分和制造技术的进行分析问题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并对相似的手持式X光荧光分析法与同步辐射荧光分析法的数据处理结果进行了优缺点的讨论。Michael Notis 教授进一步谈到,普遍认为历史上矿炼铜的含锌量一般不会超过30%wt左右的限制。但是他的研究显示,通过矿炼方法得到含锌量超过40%wt的矿炼铜是可能的。但是要实现这样的含量,只能在很短的熔炼时间内操作微量的产物,这种工艺与历史记载大相径庭。讲座结束后,在场师生就黄铜里的残杂物、合金含量配比、冶炼技术、同步辐射荧光分析法的准确性等问题,与Notis教授进行了讨论。

 

    108日上午10点,第二场报告在冶金楼青钢报告厅举行。此次报告的主题是“莫切文化的铜冶炼技术”,潜伟教授主持了这场讲座。Notis教授主要介绍了他对一件莫切文化的铸造铜器进行合金成分、铸造工艺和锈蚀过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他认为这件铸造铜器凸显了我们对于莫切文化的熔炼工艺的本质的认识问题。他援引了ShimadaLechtman的相关研究。最近,Shimada总结了在秘鲁Batan Grande出土的广泛的考古学上的造渣熔炼技术的证据。他的发现显示了其相当大的生产砷含量很低的铜能力。而Lechtman的共同熔炼实验研究显示,通过熔炉熔炼可以获得较高的砷含量的合金产品(6-8%),甚至可以通过坩埚技术获得砷高达26%的合金。Notis教授认为,这种高超的工艺水平同样在莫切人的合金、焊接和造粒技术中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提问环节,师生就样品表面腐蚀会否影响能量散射光谱仪检测的准确性等问题进行了提问,Notis教授回答说,这种实验方法对这种尺寸的样品影响不大。实验重点不是要准确测量样品含量,而是测量其元素分布和显微结构。会后,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副院长陈骏教授代表学院向Michael Notis 教授颁发了“冶金大讲堂”嘉宾证书。

    109日上午10点,“冶金大讲堂”第十二讲的第三场讲座在在冶金与材料史研究所会议室906举行。本次报告的主题是“考古学中手持式X射线荧光分析仪(HXRF)在分析大量金属样品中的应用”,李晓岑教授主持。Notis教授分别介绍了运用HXRFIsfiya QumranTyrian Shekels银币、Judean山洞出土的铜--锑合金器物、美国国家博物馆黄铜星盘的分析及研究结果。在讨论环节,在场师生就银币中铅含量微量、表面腐蚀物是否属硫化物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在HXRF的使用方面,大家一致认为应当结合标样进行分析。最后,Notis教授感谢了大家的接待。报告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责任编辑:admin)